欢迎访问

现在时间是:
工作人员查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报刊博览

“嘴上是科普,背后是生意”!这些“医生”患上了“流量病”

更新于 2024-09-25   | 浏览次数 776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越来越多医生开始在线分享医学知识。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常识,有助于提升民众的健康素养。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伪装医生、伪科普、带货卖课博取流量的行为,却让医疗健康科普变了味、走了样。

穿上医生马甲网红

风靡直播间

某短视频平台上,博主身着白大褂在近似医院的场景中开始表演。冠着男医生名头的博主,不时帮助扮演患者的女主角,评论区不少人表示医生太暖心了

然而,记者发现,该博主并未获得医生身份认证,利用医生人设虚构剧情,实则是为卖货搭台,推荐牛奶、维生素、洗衣液等产品。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获得身份认证的医生从事与本专业不符的健康科普工作,为多款产品带货。记者注意到,有妇科医生给男士T恤带货,骨科医生给美容产品带货。

我们的肠道里,住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一名认证为广东某三甲医院神经康复科专家的医生就食用益生菌的好处侃侃而谈。在其主页中,这名神经康复领域专家为某品牌的益生菌冻干粉带货。详情页面显示,标价为59.9元的产品销量已接近3000件。

在部分直播间内,还有一些所谓的营养专家虚构各类头衔、推销虚假保健品。

今年5月,安徽省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一起诈骗案。涉案人员迟某军只有高中文化,为了向老年人兜售价值不菲的保健品,他虚构国家一级保健医师”“国家一级营养师等诸多头衔,在直播间内大谈养生。在推销一款胶囊保健品时,迟某军虚构产品具有降血脂、治病功效,对老年人进行洗脑式推销诈骗。

一家平台新发布的医疗内容治理规范显示,创作者不得通过不当营销、不当演绎等方式发布虚假同质化医疗类内容。今年8月,该平台对1711个相关违规账号进行无限期封禁、短期禁言等处置,处理同质化视频3.7万条。

嘴上是科普,背后是生意

穿上医生马甲,就能在科普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有利可图让一些博主降低底线,嘴上是科普,背后是生意

医生给保健品带货的抽佣能达到30%60%从事线上达人资源对接的王女士向记者透露,维生素C、叶酸这类产品最多,吃了对人没什么太大影响,又能获得可观提成。王女士说。

记者获取的一份某平台健康科普领域软文报价单显示,在该平台上拥有3万以上粉丝量的医生博主每篇软文的费用是1万元。这类是不包含挂链(直接放购买链接)的,如果要挂链,销售需要跟博主分成。业内人士透露。

记者在某平台上联系了一名医美领域的博主,以带货保健品为由向其了解抽佣情况。你卖多少钱,我抽走一半。该博主告诉记者,50%抽佣比例并不保证销量,卖一瓶,抽一瓶。沟通过程中,对于要带货的保健品本身的资质和功效,博主却只字不提。

另一方面,平台的监管缺失,也为造假引流留有空间。

当前,平台对于医生身份审核认证的标准不一。记者查询相关平台的认证要求后发现,一些平台需要医院出具在职在岗证明来验证医生的真实身份,一些平台仅需提供执业医师证就能获得认证,还有一些平台对药剂师、护士等身份的证明也予以认证。

除了认证标准不一以外,各大平台身份认证主要停留在医生的硬资质本身,对于其科普内容是否与执业领域专业对口并未做审核,一些MCN机构也得以借资质粘贴科普文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副主任医师王西富表示,一些非本专业医生为了蹭流量带货,导致跨专业、跨科室的科普大行其道。有的MCN机构与医生合作是为了借身份,利用医生的资质过平台认证关,账号的日常内容却是运营人员维护,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

受访专家指出,健康伪科普往往很难被认定为谣言,处罚很难起到震慑效果。很多健康话题本身就有灵活解释的空间,有的博主为了吸睛,刻意放大几率极低的事件。

此外,健康科普资源很容易获取。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记者仅花费0.99元就获取了9500体质养生科普文案,其中包括诸如最快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最快的瘦大腿的方法等多个实用健康科普文案。

纠歪风遏制伪科普

冒用医生身份或以医生身份进行伪科普的行为,不仅可能对普通人的健康造成危害,还严重损害医护群体的形象。

2023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禁止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

上海君悦(杭州)律师事务所高兵律师认为,根据刑法、医师法的有关规定,在平台上冒充医生,进而宣传售卖保健品或药品,有可能构成诈骗罪或非法行医罪。执业医师在网上诊断与自己执业范围不符的疾病,或推销与自己执业范围不符的药物,可能构成超范围执业;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

记者从福建、广东等地公立医院了解到,在职医生如需开设有平台身份认证的科普账号,需获得医院授权;为防止产生掮客行为,也禁止在职医生从事各类直播带货工作。

浙江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高艳东建议,医疗机构加强对本单位医务人员及证件的管理,让医学科普真正发挥应有的社会价值;监管部门加强对虚假摆拍、宣传的监管力度,防范误导患者带来的社会风险。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苏俊斌建议,平台更多落实主体责任,采取技术手段识别违规文案、拦截和屏蔽伪科普内容,维护健康科普的公益性和严谨性。

不要随意套用健康科普中的症状和诊断。身体出现不适时,应直接前往医院就诊。多位健康科普博主建议,应尽量关注经平台身份认证的博主,或观看经权威媒体核查证实的科普内容,切勿轻易购买伪医生在视频或直播中推销的保健药品。

责任编辑: 陈勇洲

 


热线:010-52877375/76 版权所有:《金融周刊》 豫ICP备2023007820号-1
版权所有©2014-2015 www.365t.org 郑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