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平
作为我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广东佛山陶瓷行业年产值逾800亿元,产量占全国1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近四成。然而,新华社记者近期在广东佛山、清远、肇庆等建陶主产区调研发现,众多陶企或因“煤改气”期限将至倍感压力,或被气源保障、气价波动等难题折腾得“气喘吁吁”。尽管陶瓷行业“煤改气”不能“一刀切”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各地层层加码、强力推进的做法仍势头不减。
“煤改气”作为大气治污的重要举措,在普及清洁能源,降低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确实发挥了无可置疑的作用。但是,近几年一些地方在治污中大干快上,推行“煤改气”时往往实行一刀切。这种无视地方实际,无视经济发展水平,无视企业间差别的做法,让许多企业叫苦不迭。
早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代表委员抨击这一问题。比如,当时全国人大代表王钦峰就在他的建议中提到,“煤改气”令中小企业难堪重负,烧气是烧煤成本的3倍,“有的企业更是因此被气吃掉了全年利润,不得不停工或者倒闭”。而且,使用天然气不仅要先付费后使用,并且一到冬季又计划供应不足限量使用,这样直接影响生产,造成订单不敢多接,交货期不敢预定等诸多问题,有时天然气管道紧急维修时常不提前通知,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从记者在佛山等地的调查看,王钦峰代表之前披露的种种现象,不仅未有缓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佛山许多知名陶企,之前采用新工艺改造水煤气,达到使用天然气的同等水平,但综合成本更低,且排放物限值远低于广东省标准,但依然被强行要求“煤改气”。推行“煤改气”,政府虽然给陶企一定补贴,但这些补贴远远不能覆盖企业投入的改造成本。陶企使用的天然气,往往都是垄断+高价,燃料成本直线上升,让企业苦不堪言。“气老虎”卡住了企业的脖子,气荒、设备故障断、供气质量不佳等问题,导致企业损失累累。这种一刀切的“煤改气”,已经违背了治污的初衷,变成对企业的一种折腾。
“煤改气”的变味,暴露出一些地方在治污中的急功近利思维。为了应对上级的考核,快速拿出治污的政绩,因而只抓一点,不顾其余。这样的理念,与科学、精准的治污思维,与尊重市场、保护企业家利益的政策大方向,都是相背离的。事实上,污染治理的雷厉风行并不等同于简单粗暴。一刀切的治污,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出更多问题,伤及地方经济的活力,冲击就业的稳定,无论如何都难以赢得民众的认同。
当看到,“煤改气”虽然是治污的利器,但绝非“万灵丹”。我们是一个贫油少气的国家,天然气供给长期处于紧缺的状态。大规模推行“煤改气”并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以陶瓷生产为例,燃料价格占据了生产成本的大部分,陶瓷生产的特殊性,要求气源的供应十分稳定。这种情况下,“煤改气”更不能盲目推行。比如,同为陶瓷生产基地的四川夹江,由于临近天然气产地,有着推广“煤改气”的天然优势。但类似广东等远离天然气产地的“高气价”地区,在“煤改气”推广中就必须慎重。
治污不该由政府包办,更不该一刀切、强制实行,而应相信市场,相信企业。政府要做的,应当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对企业排污严格依法监督。至于企业用什么燃料,采取什么设备和生产方式,那是企业的自由。事实上,佛山陶企已经摸索出煤制气这样的清洁能源替代,相关部门何须越俎代庖,非得强上“煤改气”不可?“煤改气”的初衷是环保,而要实现环保的可持续性,不能靠行政干预和补贴,而要更多依靠市场的力量,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让市场机制发挥主要作用。这样的治污,才不至于脱离实际,才能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