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现在时间是:
工作人员查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本网特稿

穿迷彩裤=民工=不能进书店?当警惕奇葩逻辑背后的成见

更新于 2020-09-09   | 浏览次数 449

作者:默城

近日,一名网友称自己在前往西安老城根G park的西安方所创联中心时,因为“穿着”问题,被门口的保安拦了下来。李先生表示,当时保安问他,是不是旁边工地干活的工人,李先生说不是,他只是来书店逛逛。保安却说:“你的衣服像干活穿的衣服。”李先生只好解释,自己经常穿这种衣服,今天就是过来看看。

对于此事,该店回应称:“西安方所创联中心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衷心欢迎任何人的来访。很抱歉给您留下了不好的体验,我们会正视这一问题,在后续员工培训中强调,避免类似事情再度发生。”

穿迷彩裤长袖衬衫,被认成“农民工”,表面上看,这是一次误会,实际上,这暴露了相关人员潜意识里对农民工群体的深层次成见。在他的固化思维里,穿迷彩裤=民工=不能进书店,这就是一种非常奇葩的逻辑。虽然,涉事的网友,最终被允许进了这家书店,但其已经没有了逛书店的心情,毕竟一家涉嫌歧视农民工的书店,不逛也罢,也不见得里面有多少文化气息和文化内涵。

这位涉事网友,不是农民工,只因为穿着像农民工,就被如此对待,试问,如果真的有农民工进这家书店,难不成还真的会被赶出去?若如此,那这家书店的节操,就碎了一地。这不仅是在践踏农民工群体的尊严,更是在给社会的文明素质“抹黑”。

在一个现代文明且多元化的社会,任何合法合理存在的人和事物,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尊重的。

一个书店,不会因为其的环境多高雅漂亮,其的书籍有很多,就“高人一等”,也不会就有资格用“上帝视角”去审视甚至拒绝普通人,否则,就是对文化二字的现实揶揄。同样道理,一个农民工,也不会因为其的职业、身份和收入,就“低人一等”,不会连去过书店都要被盘问甚至拒绝。

但就现实而言,这类成见,并不少见,甚至还是某些服务行业的通病。受“唯金钱”、唯地位“等观念的熏染,“看人下菜碟”也成了常态,尊重他人和温暖他人的服务基本追求,也渐行渐远。殊不知,这样下去,只会让服务行业与“服务”越来越远,不是长久之道。

再回到此事,只要进书店的人穿着干净大方得体,不会对书店的利益造成损害,不会影响社会公共利益,那就没有任何理由拒绝相关个体进店。否则,社会的主流道德,会用脚投票,倒逼相关店和工作人员,摘下“有色眼镜”。

穿迷彩裤进网红书店被拦,此事看起来是一种“穿着歧视”,但背后隐藏的本质是“身份歧视”、“职业歧视”乃至“阶层歧视”。如此成见,值得全社会的反思和警惕。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近几年,社会层面上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公益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商家都主动向农民工伸出橄榄枝,为他们提供便利和服务。比如,有的地方农民工歇凉喝茶免费,有的还针对农民工推出免费餐饮等。这些好心之举,也利于弥合社会裂痕,带来新的温暖。

虽然贫富差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殆尽,但如果每一个社会个体都能拒绝有色眼镜,平等待人,用一颗善良温暖的心,照亮他人前行的路,那社会只会越来越美好,偏见与歧视的生存空间也只会越来越小。

热线:010-52877375/76 版权所有:《金融周刊》 豫ICP备2023007820号-1
版权所有©2014-2015 www.365t.org 郑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