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均价低于1元/股后,曾经的“四川房企一哥”蓝光发展(600466)触发交易类退市情形,股票自5月10日开市起停牌。上交所将在1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
这距离蓝光上市仅仅8年,距离其跨入千亿阵营不到4年。
8年前,2015年4月16日,时任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蓝光发展董事长杨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金锣,喜悦溢于言表。为了这一天,蓝光已经等待了8年。
图源:蓝光BRC公众号
2007年,擅长资本运作和财务管理的吕正刚加入四川蓝光和骏实业有限公司,任资本运营中心总经理。
吕正刚是来完成任务的——协助蓝光在香港以红筹股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但随着红筹上市被严格监管,蓝光无奈放弃了 “A计划”,转向收购迪康药业以借壳在A股上市的“B计划”。
运筹8年,历经几番周折,蓝光终圆了上市梦。
在这两个8年里,这家房企从川渝出发,走向全国和资本市场,后踏入千亿阵营,如今或黯然退场。
主流观点认为,激进扩张是蓝光落得此结局的重要原因。
在上市同年,蓝光地产业务实现签约销售额183亿元,新获取15宗土地;仅四年时间,其跨入千亿阵营,2019年销售额达1015.37亿元,新获取48个项目。
冲击千亿时,蓝光多次高溢价拿地, 以2016年其在青岛获取的市北区宜昌路16号商住地块为例,溢价率达203.9%。
2019年,蓝光还启动位于上海虹桥的“第二总部”,通过下属子公司收购上海润棉实业有限公司50.18%股权,获取了上海市青浦区“虹桥世界中心”578号办公楼资产的控制权,并投入重金装修改造,向外界展现了“全国化”的蓝光形象,也传递了更大的扩张野心。
当市场环境好时,蓝光能持续享受楼市红利、获取金融机构贷款,凭借高杠杆、高周转扩张。随着“三道红线”落地、未及时纠正高溢价拿地的激进做法,2021年中期,蓝光宣布部分公开债务未能如期偿还,困境持续至今。
在出现公开债务违约前,蓝光便积极出售资产自救,2021年3月将旗下物业板块蓝光嘉宝服务65.04%股权以49.64亿元转让给碧桂园服务;2021年12月,蓝光以1元价格将天津小站等地块打包出售,降低公司负债约91.91亿元……但这些措施都没能挽救公司的颓势。
蓝光如此解释公司暴雷,“因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融资环境叠加影响,自2020年年度末至今,公司公开市场再融资受阻,经营性现金流回速放缓,公司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加之部分金融机构提前宣布到期,导致公司出现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情况。”
这些也是房地产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样被强制退市或面临此风险的房企,也不仅仅是蓝光。
在A股市场,房企强制退市的序幕已经拉开。
截至5月10日,泛海控股(000046)股票收盘价连续15个交易日低于1元,且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值;嘉凯城(000918)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也为负值;中天金融(000540)、美好置业(000667)股票分别连续14个交易日、9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宋都股份(600077)则因2022年度财务报告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审计意见,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预警。
若情况未有好转,上述企业都存在被强制退市风险。
在港股市场,除已被强制退市的新力控股、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令的佳源国际,包括恒大、世茂、祥生等超20家房企仍处于停牌状态,若在规定期限内未能满足复牌条件,将被强制退市。
同样徘徊在“生死线”边缘,也有房企在出险后积极解决债务问题,阶段性走出债务危机。
三月以来,佳兆业、融创中国先后实现复牌,前者境外债务重组进入尾声;后者也给出了详细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近日现有债务约85%的同意债权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花样年近日披露的重组进展信息也显示,占公司现有债务工具76.44%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离复牌更进一步。首个暴雷的规模性房企华夏幸福(600340)2022年则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83亿元。
从第一家房企暴雷至今,不同房企走向了不同的结局,有企业给出了复牌、正常经营的样本,也有企业就此离开资本市场、仍旧处于非正常运转阶段,更多的企业还在努力,并等待结局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