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本市场中报潮的来临,A股保险巨头纷纷发布中期业绩。
8月26日,在沪港两地上市的中国太保也发布了相当靓丽的半年报,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太保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203.86亿元,其中保险业务收入2078.09亿元,同比增长7.9%;太保集团净利润为达到161.83亿元,同比增幅近一倍达到96.1%;集团内含价值3651.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其中集团有效业务价值1776.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太保集团投资资产年化净值增长率达到5.9%,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上半年末,太保集团客户数达1.33亿,较去年末增长710万。
这份半年净利润增长将近一倍的太保半年报,可谓创下了自2007年以来最好的半年度业绩表现,也引来了市场的关注。
中国太保自身在中报中表示,优良业绩的取得源于2019年上半年,在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形势下,中国太保一手抓新周期下的稳健发展,紧盯当期主要业绩指标达成,总体经营业绩表现良好;一手抓补齐短板的转型突破,建立并优化转型作战机制,推动转型项目落地实施,为提升公司长远发展能力攻坚克难。
分项数据显示,中国太保寿险进一步推动业务向均衡发展转变,剩余边际余额持续增加,其寿险业务剩余边际余额达到315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太保寿险续期业务增速9.9%,推动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达到1384.28亿元。财产险业务综合成本率保持稳定,非车险占比持续提升,上半年综合成本率98.6%,同比持平;其中综合赔付率59.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39.3%,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6%,达691.58亿元,其中非车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1%,占比提升4.7个百分点,达33.3%;车险通过加强续保管理实现增长动能转换,直接掌握客户资源的能力提升;农险、责任险、保证险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其中农险实现原保费收入43.08亿元,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而在保险资金应用方面,中国太保保险资金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82.6%,较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权益类投资占比13.7%,较上年末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核心权益占比7.4%,较上年末上升1.8个百分点;实现年化净值增长率5.9%,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年化总投资收益率4.8%,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年化净投资收益率4.6%,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集团管理资产达到18730.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5%;其中,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达到5167.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5%。
在中国太保的半年报中,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其业务发展的亮点。
就在今年上半年,中国太保开始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与应用,围绕客户足迹,开展科技赋能,深入推进新技术与各类业务场景的结合,业内现象级“网红”产品“阿尔法保险”、亿级客户保险账户体系“太平洋保险”APP、智慧理赔“太慧赔”、科技减损“太好保”、反欺诈“听风者”等最新数字化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各流程触点。
在打造“网红”客服的路上,中国太保推出的“灵犀”系列智能机器人就是太保网红客服的代表。“灵犀”系列智能机器人拥有视觉识别、语言交互、知识图谱等AI技术为核心,“灵犀一号”作为承接理赔服务的一个支点,已实现医院场景的落地。中国太保后续研发的“灵犀二号”则主要布置在柜面,在承接理赔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受理客户咨询、取号、客户信息变更、保单查询等诸多保险服务需求。
中国太保旗下子公司长江养老,借力建立年金管理机构联盟链,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隐私保护、可溯源以及方便加入等技术特点,建立企业年金转接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应用,该平台实现了跨机构年金转移接续的信息互联互通。
在发布最新中报的同时,作为总部在上海的综合保险集团,中国太保也正在紧锣密鼓的为下半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上海)进口博览会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
据中国太保方面透露,第二届进口博览会的筹备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为了全方位保障进博会场馆的顺利搭建,旗下中国太保产险成功签发了第二届进博会首张主场搭建商展会责任险保单,并独家承保第二届进博会主场搭建商及主场承运商在场馆搭建期间场地财产、雇主责任及公众责任保险。
在首届进博会一揽子财产保险保障方案的基础上,中国太保将为第二届进口博览会提供“产、寿、健”一站式的综合保险保障和一体化的风险管理服务,同时围绕艺术品陈设、5G技术应用等场馆功能升级和无人驾驶体验、展品首展首发等新项目,新增艺术品保险、完善网络安全责任保险、知识产权保险等保障,险种更丰富,产品更创新,保额更充分,保障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