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资委在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专题会并部署2023年有关重点工作时表示,下一步,要针对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科学谋划、周密组织,统筹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上市,通过充分对接资本市场、助力稳定资本市场,为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贡献更大力量。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中央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可兼具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公司价值、提升治理水平等效用,在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的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发挥经济“压舱石”作用。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1日,A股市场共有央企控股上市公司465家,合计首发募集资金超1.4万亿元。若以2022年5月27日国资委印发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作为统计时间起点,截至今年3月1日,共有14家央企控股公司登陆A股市场,首发募集资金合计达372.90亿元。
“央企控股公司上市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化经营要求,有利于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顺应国企改革方向。”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相关企业可借力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用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优化产业结构等。
比如,上述465家企业中,有347家通过增发募集资金约1.41万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融资、偿还债务及收购资产等;有37家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4020.8亿元。
“资本市场可以为央企提供融资支持,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企混改与员工持股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可以提供股、债、REITs、ABS和央企ETF等全产品链和全业务链的综合服务,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向国企改革重点领域。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补充说,央企将优质资产注入资本市场,可以提高自身资产证券化率水平,实现产业链与资金链融合,提升公司价值。同时,可借助资本市场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以“管资本”为主转变监管方式,从管理型向治理型过渡。
除了提供融资支持外,在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方面,资本市场同样成为重要阵地。数据显示,前述465家企业中,共有257家发起过重大资产重组,其中147家实施完成,另有9家正在实施中。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贾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央企专业化整合等多项改革持续深化,更多优势资源将向相关公司汇聚。而由央企带来的更大力度的资本运作将创造更大的市场需求,为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
随着央企借助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其高质量发展的结果也将“反哺”资本市场,相辅相成实现良性循环。在安光勇看来,央企上市可为资本市场注入优质资源,提高市场品质,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从而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作为市场重要参与者,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