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确保俄罗斯化肥可经欧洲自由出口。”据俄罗斯卫星网19日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世界粮食计划署可向贫困国家运输在欧洲港口积存的俄罗斯化肥。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他已向古特雷斯通报称,在欧盟各港口积存了30万吨俄罗斯化肥,俄方愿无偿将其转给发展中国家。7月底,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和联合国共同达成了旨在解除俄乌粮食和化肥出口限制的协议,但俄方认为,截至9月中旬,协议中涉及俄粮食和化肥出口部分未被执行。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俄罗斯希望借联合国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西方制裁的“脱困”。同时,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会最终作用到自身。
俄罗斯不满西方未履行承诺
俄罗斯副总理兼工业和贸易部部长曼图罗夫19日表示,俄罗斯可以为世界农业生产者提供矿物肥料。俄罗斯的化肥产量是国内市场需求的2.5倍,这使得向国外供应更多产品成为可能。不过,俄罗斯化肥出口仍在被西方国家的制裁所阻碍。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16日报道,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联合国安理会的一次会议上表示,美国和欧盟国家声称其反俄制裁不影响俄罗斯食品和化肥出口的说法是不实的。“欧盟和美国不断重复的论点,即制裁不会干扰俄食品和化肥的出口,这与现实不符,西方制裁导致银行交易复杂化。另外,俄罗斯船只被拒绝进入欧洲港口,这些港口发挥着供应链正常运作所必需的重要转运点的作用。”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表示:“我们听到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代表非常狡猾的声明。他们说,对俄罗斯的食品和化肥不实施制裁,但在实践中情况有所不同,西方国家并没有履行将俄罗斯粮食和化肥排除在制裁之外的承诺,这就是俄罗斯化肥和粮食无法进入世界市场的原因。”
俄罗斯“今日经济”网19日报道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首先,应确保俄罗斯化肥可经欧洲自由出口。其次,如果俄罗斯希望无偿将化肥提供给发展中国家,我认为,世界粮食计划署将可以完成这一愿望。”17日,古特雷斯表示,在允许俄罗斯化肥通过欧洲港口出口的问题上,多个欧洲港口释放了积极信号。
有分析认为,解决俄欧化肥出口争端的方式还是要回到“黑海谷物倡议”的执行上,由联合国出面同各方协调。联合国官方网站19日报道称,由于俄乌冲突导致乌克兰的谷物出口以及俄罗斯的粮食和化肥出口都受到严重影响。供应中断进一步推高原本就不断飙升的粮食价格,导致全球粮食危机。最终联合国同俄罗斯、土耳其和乌克兰在伊斯坦布尔达成“黑海谷物倡议”。倡议允许通过安全的海上人道主义走廊,从乌克兰的3个主要港口向世界各地出口谷物、其他食品和包括氨在内的化肥,其中,大约1/3的物资直接运往低收入国家。
报道称,“黑海谷物倡议”监测的船只从8月1日开始驶出乌克兰。截至8月底,已有100多艘船只驶出乌克兰,共计装载100多万吨谷物和其他食品。截至9月中旬,联合协调中心报告显示,已有大约300万吨物资运离乌克兰。
俄欧博弈仍会持续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研究室主任徐坡岭1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与欧盟间化肥矛盾的实质是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与俄罗斯的反制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日关于欧盟港口将为俄罗斯化肥出口提供便利的发声,是从粮食安全和人道主义出发,展现其负责任的态度,但对俄罗斯其他货物的进出口问题并未明确表态。
徐坡岭认为,俄罗斯方面目前希望借此在西方的制裁上撕开个口子,把其他被制裁限制的产品捆绑起来,让欧盟方面一并放行,为自己脱困。俄欧之间关于化肥出口的缠斗短时间内不会结束,双方会为自己的利益进行不断博弈,估计还需要进一步的协调和磋商。
据俄罗斯“专家”网15日报道,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托雷罗警告说,化肥短缺可能导致世界粮食收成减少40%。俄罗斯矿物肥料并不短缺,俄罗斯在化肥生产方面占据世界第二位,并已成为世界上主要出口国。但俄罗斯肥料生产商协会的报告显示,到9月初,俄罗斯的矿物肥料出口量比去年前8个月下降20%。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9月初表示,俄罗斯在今年4个月内向其他国家出口700万吨化肥,其中,大约一半出口到亚洲、非洲、拉美国家。俄高等经济大学经济学家奥斯塔普科维奇认为,没有俄罗斯的化肥,西方将面临饥饿和通货膨胀。俄罗斯矿物肥料的份额相当于俄石油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大约为16%-17%。在国际化肥领域,俄罗斯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没有肥料,粮食收获就会减少,从而造成食物短缺,最终引发通货膨胀。
欧洲化肥工业受冲击
在限制俄罗斯化肥出口的同时,欧洲自身的化肥工业也因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大减备受冲击。德国《商报》近日报道,欧洲的化肥制造商正陷入困境,极高的天然气价格对欧洲化肥制造商造成了沉重打击。欧洲肥料协会和市场研究机构ICIS的最新数据显示,欧洲至少70%的氮肥产能已经被限制或完全关闭。天然气既是提取氨的最重要原料,也是生产中的关键能源。天然气占工业氨肥制造成本的90%。氮肥的价格也大幅上涨,目前是1年前的2倍多,同期天然气价格上涨了近10倍。
自8月中旬以来,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近30%,引发欧洲化肥产能关闭潮。挪威、德国、波兰、立陶宛、法国、英国和匈牙利的大型化肥公司纷纷宣布减产或关闭工厂。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商之一——挪威雅苒公司于8月25日宣布,将在氮肥生产中减少35%的铵使用量,并将产量减少至310万吨。美国化肥制造商CF Industries Holdings宣布暂停英国一家工厂的铵盐生产。它是该国最大的碳生产商,年产能为40万吨。在此之前,CF Industries公司已经完全关闭了一家用于生产氨和碳的英国工厂。波兰一些化学公司也在关闭生产氨的工厂。在立陶宛,波罗的海地区最大化学品制造商Achema停止氨的生产。匈牙利化学公司Nitrogenmuvek和法国北欧化工公司也在关闭工厂、减负荷运行。
早在7月份,德国最大的化工公司巴斯夫就开始削减氨的产量。现在,欧洲70%的氨和尿素的生产能力已大幅减少或停止。这种趋势若继续下去,不仅氮肥价格高,而且让使用氮肥的复杂肥料价格也将保持高位。化肥数量的急剧下降可能会以粮食危机威胁欧盟,为此,布鲁塞尔允许进口商购买俄罗斯化肥。但俄罗斯化肥出口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物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短期看欧洲化肥供应还不会出现危机,因为,欧洲国家的土地相对比较肥沃,粮食的种植密度较低,且多为一年一熟,因此欧洲国家对化肥的使用量普遍不大,平均一亩地的化肥使用量约5公斤。欧洲很多化肥厂选择停工停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生产化肥的成本过于高昂;二是目前欧洲地区的小麦收割已完成,处在等待下一季春小麦播种的阶段,耕地对化肥需求量低,市场需求侧小。
李国祥认为,从短时间内来看,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化肥运输缠斗僵持局面不会对欧洲国家产生实质性影响,但等到明年3月至4月春小麦播种时,如果欧洲本地化肥工厂不开工的情况依旧出现,且俄化肥运不进欧洲,那么就会影响2023-2024年度的粮食生产和收成,引发影响范围更加广泛的粮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