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现在时间是:
工作人员查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今日话题

“主播露真容,男粉丝销号”的真正启示是什么?

更新于 2019-08-03   | 浏览次数 939
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秀场经济”也应该尊重一些经济规律。过度使用套路来掏空用户的钱包和热情,可能是一种杀鸡取卵,会摧毁人们对一个行业的信任。


文 | 丁阳

今天,各大网站论坛微博知乎都被一条新闻刷屏,“萝莉音女主播不慎露真容,刷10万元礼物男粉丝销号”。这起网络直播的“翻车”事故,除了让围观者啧啧称奇外,也让那些宅男直播受众愤恨不已,纷纷谴责这位“奶奶”主播坑人、“照骗”。这则新闻,再次提醒用户要注意秀场直播的“陷阱”,但还可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神奇的PS术,催生了神奇的“秀场经济”

20多年前,中国刚开始互联网时代时,有一句名言人尽皆知——“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这句话来自《纽约客》1993年的一则漫画,提醒大家,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匿名”。尽管一些人选择用实名在网络上生存,但只是少数。实名制的呼声尽管也甚嚣尘上,但通常也只是在后台实名,在各个社交媒体的前台,人们普遍还是带着面具交流,不希望自己的姓名、相貌被人窥得一清二楚,也不希望“人肉搜索”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最近这些年的网络“秀场经济”,营造了一种让受众觉得可以与主播形成真实互动的幻觉。为何说是幻觉?你是看到主播在那展露风采了,主播也与你互动了,但你能确定,你透过屏幕看到的,是这位主播的真实外貌与真实性格吗?这可不好说。秀场经济催生了一大批想以此为生乃至赚大钱的人,其目标就是成为网红,但用户的数量、注意力和蛋糕的大小是有限的。如果没有什么才华或“真材实料”,主打“真实”只会自讨苦吃。很自然地,主播们会往用户希望看到的姿态靠拢,各种“技巧”自然就应运而生。

你听说过“亚洲四大邪术”吗?说是“泰国的变性术、韩国的整容术、日本的化妆术和中国的PS术”,而中国的PS术号称“四大邪术”之首。理由很容易想象,成本低,泛用性高,特别适合于网络“照骗”。各种美颜美图相机滤镜软件数不胜数,“化丑为美”的技术可以说神乎其神,很多PS前后对比的照片都让人看了觉得难以置信。而“反坦克”也成了一些无聊宅男乐此不疲的活动——“坦克”指的是那些有点胖但却用PS术伪装成好身材的女生,所谓“反坦克”则是识别出伪装。


然而,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算知道透过屏幕看到的可能只是幻象,仍然有无数的人乐在其中,毫不吝惜地打赏刷礼物,乃至掏空自己的钱包。没有小费文化的中国,但却独创了“打赏”这一商业模式。“秀场经济”的魅力为何如此之大?

各种假数据和套路,让直播用户深陷其中

这次“不慎露真容”的萝莉音主播“乔碧萝殿下”,平时会发一些美少女“自拍”,但直播的时候从不露面,用卡通照片遮挡住脸,配以甜美的嗓音跟粉丝互动。照理说,这样的主播也能红,也能让粉丝刷十万块的礼物,对于不玩直播的人而言,未免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得不说的就是,主播能火,并没有特定的路径,也许恰恰是不露脸再加一幅甜美嗓音,满足了一些受众的幻想。


起到作用的,肯定还包括秀场直播常见的一些套路。比如虚假观众,机器人粉丝——利用数据造假,营造一种直播间非常火爆的气氛,即使原本也有人气,假数据也能让直播间显得更为火爆,在这样的氛围中,给主播刷礼物,并得到主播的即时回馈,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基于炫耀心理,跟网络游戏是类似的——来一次十连开到一张稀有卡片,让周围的人艳羡不已,这就是很多网游消费的源动力。

假数据,再配合一些“托”的把戏,就更容易让人心甘情愿掏钱。《让子弹飞》有一句台词在直播行业传播得很广,“得先豪绅出钱,带着百姓捐钱。豪绅捐了,百姓才跟着捐。钱到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但很多用户依然是意识不到的,看到心目中的女神或男神对刷超级火箭的“土豪”贴贴服服,依然有了“我也来一发”的冲动。


即使秀场直播间的观众都是活人,其利用攀比心的机制也依然能让人乖乖掏钱,知乎用户“琬如温玉”将其总结为“负和博弈”。意思就是,刷礼物的人中,只有排名前几位的,才能博得主播的青睐,感谢,发嗲,飞吻,甚至线下,掏钱掏少了,啥也得不到。因此为了不让成本白白浪费,各方就会把价格不断抬高,最终结果就是,主播和直播平台赚得盆满钵满。

这样充分挖掘人性的买卖机制,令人实在不得不服。多家直播平台的报表和相关分析都指出,“虽然凭借爆款游戏和电竞内容,游戏直播更能高效地获取新流量,但秀场直播可以通过虚拟礼品和会员资格更好的变现。”穷学生吃这一套,都市白领也吃这一套,甚至还有很多未成年人偷父母的钱来给心仪的主播打赏,从中获得虚拟的快感。

“秀场经济”这个商业模式,是十多年前PC时代就开始了,可以说是在中国原创的,虽然如今也输出到世界各地,但论发达程度,还得数在中国互联网。中国本没有小费文化,但为何在打赏主播这方面如此慷慨?不少人认为,中国网络的“炫耀”心理和“装逼”风气盛行,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另外不可不提的,是直播平台的推波助澜。像数据造假,在中国互联网可以说是“像呼吸一样自然”,视频网站的数据有广告主的监督,还不至于太假,直播平台收入主要靠打赏,更不会在乎人数是否造假,传闻某些平台直播人数最多能夸大数千倍。至于使用“托儿”,更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

若不想杀鸡取卵,行业需要自律

这样的“秀场经济”,是否应当整治?按理说,成年人有选择消费方式的自由,一些人愿意在女主播身上撒钱,那也是他自己的事。而发生了“主播露真容”这样的事,心中的幻象破碎,那只要愿赌服输,也没什么。法律当务之急要规范的,是涉黄涉暴的擦边行为,以及一些借直播平台实施的诈骗行为,还有未成年人不当消费产生的一些问题。

但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秀场经济”也应该尊重一些经济规律。过度使用套路来掏空用户的钱包和热情,可能是一种杀鸡取卵,会摧毁人们对一个行业的信任。像这次“主播露真容,男粉丝销号”事件,广大吃瓜群众传为笑谈,而那些付钱的宅男们,则可能会开始反思了。

对此,行业自律是解决问题很重要的一环,行业参与者应该认真想办法解决假数据和套路的问题,来改善“秀场经济”的形象。


热线:010-52877375/76 版权所有:《金融周刊》 豫ICP备2023007820号-1
版权所有©2014-2015 www.365t.org 郑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