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现在时间是:
工作人员查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军事视野

乌前高官爆乌军内幕,每月战损3万人,美国大选直接影响冲突走向

更新于 2024-01-10   | 浏览次数 1599
乌克兰为什么还要再动员50万人参军?因为乌军目前阵亡和重伤的人员已经超过了50万!在过去的将近2年时间中,乌军的伤亡情况一直是基辅和乌克兰军方高度保密的情报,他们怕数字一旦公布,会引发社会动荡,但是即便严格保密,后方的乌克兰平民和西方世界也能大概猜个八九不离十。
(乌克兰伤兵)
最近,乌克兰前总检察长、前内务部部长尤里·卢岑科在油管频道“直击”节目中直接公开了一个惊人的数字:50万人!卢岑科表示,这就是乌克兰军方声称要再征兵50万的根本原因。卢岑科在参加节目时称,“我们需要坦诚……(50万人)如果按月来划分,那么平均下来每个月3万人。”他还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以及国防部长乌梅罗夫等人有义务公布这些数字,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有关动员的各种疑问。
(乌克兰人被政客和北约裹挟着,去打一场他们注定失败的战争)
不得不承认,卢岑科真敢说!虽然从俄乌战局,以及乌克兰不断动员的实际情况来看,乌军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但是50万人阵亡和重伤,这个数字依然令人震惊(按照伤亡3:1的比例计算,算上轻伤,乌军伤亡总数怕是要超过100万)。要知道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就有大量乌克兰人逃难到了其他国家,到2022年年中的时候乌克兰全国人口预计就仅剩下大约2800万人(北约估算),扣除老人、孩子以及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上前线的人,那么乌克兰可供动员的人口总共也只有400~500万人,如今乌军长期需要维持大概100万现役部队,以对抗东乌的俄军,如果乌军已经战损50万人,这两者加起来已经超过150万人。
(即便战争如此激烈,乌国内依然有约200家军工企业,30万从业人员,目前这些企业主要以生产无人机为主)
剩下的人员也不可能全部动员上前线,因为乌克兰国内无论如何也需要一定的人力用来从事生产劳动,并且维持社会的基本运行。例如泽连斯基在2024年新年献词中就提到,乌克兰现在有大约200家军工企业在从事生产,并且其从业者高达30万人,这些人显然不能动,一旦动了,乌克兰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崩溃。所以综合来看,乌克兰可以动员的人力资源已经接近枯竭,我们才会看到乌克兰征兵处的人员开始满大街“抓壮丁”,甚至去医院强征精神病人和各种传染病患参军。
(美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M1A2坦克,话说了一年,坦克一辆没见到)
在国际上,乌克兰的处境也相当不妙: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的时候,西方国家一边倒地全力支援乌克兰,2022年和2023年两年,西方给乌克兰提供的各项援助总额几乎相当于乌克兰2年GDP总额的一半,也正是在西方这种强力援助下,乌克兰才避免了全国崩溃的局面,并能够和俄军形成对峙局面。但是2024年情况有很大变化:
(西方援助给乌克兰的大批武器装备并没有改变俄乌战争的走向)
一方面,由于乌军的大反攻失利,北约提供给乌克兰的武器装备几乎被损失殆尽,战争的“亏空”越来越大,西方国家已经不再愿意无限制投资乌克兰,并且已经有了退出的想法。特别是2024年也是美国的大选年,美国两党之间的党争正趋于白热化,对乌援助也是两党争吵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已经于3日表示,美国用于援助乌克兰的资金已经用完,而乌克兰一旦“要不到饭”,必然导致其在军事上的全面崩溃。
(已经打成一锅粥的巴勒斯坦加沙地带,而以色列的优先级显然高于乌克兰,所以美国如今选择优先支援以色列)
另一方面,世界其他地区热点也相继爆发,例如2023年10月份以来的新一轮巴以冲突,不但长期占据世界热点头条,同时美国也开始把关注重点从乌克兰转移到了中东,特别是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发动“袭船战”之后,美国更是不得不调集大量海军舰艇在红海执行护航任务。而乌克兰得到的关注自然越来越少。
(由于战争的刺激,俄罗斯国内的制造业也跟着复苏,其整体经济形势反而好转)
与乌克兰的窘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作为全球资源出口大国,依然过得有滋有味。当然,如果说俄乌战争对俄罗斯一点影响没有,那显然是说瞎话,俄罗斯受到了西方严厉的金融制裁,对欧的商业贸易一度断绝,但凭借着全球重要资源出口国地位,俄罗斯在2年来一直加强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出口能源,而这些贸易活动有力抵消西方经济制裁给俄罗斯带来的困难,如今俄罗斯的经济不但没有崩溃,反而稳中有升,整体看好。
(已经被炸成白地的乌克兰,如果再不尽快停火,真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所以,对于乌克兰而言2024年绝对是一个艰难的年份,事实上如果乌克兰能够尽快和俄罗斯实现停火,并且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还能为本国的生存留下最后一线生机,否则的话,按照每个月3万人的重伤和死亡率,乌克兰真的撑不了多久,等国内兵源完全枯竭,那就不简单的战败,而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不知道乌克兰人能不能想得明白。
热线:010-52877375/76 版权所有:《金融周刊》 豫ICP备2023007820号-1
版权所有©2014-2015 www.365t.org 郑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