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现在时间是:
工作人员查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军事视野

二战德军的严重缺陷:他们目标在于必须速胜,否则一切皆空

更新于 2020-12-24   | 浏览次数 613

著:戴维·M. 格兰茨,乔纳森·M. 豪斯

译:赵玮 赵国星

1941年时,德国陆军、空军和党卫军拥有的近期作战经验、灵活而又充分放权的指挥体系与苏军相比有着很多优势。但如果德国人并未像预期那样快速获胜,他们就不得不面对自己在持久消耗战中存在的各种严重缺陷。

首要问题自然是德国的人口还不到苏联一半。1939年时,德国只有大约8000万,而苏联有1.65亿。当然,这些数字实际上并不能完全说明两国在受过训练的官兵总量上的差距。

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将德国陆军官兵数量限制为10万人(另外海军被限制为1.5万人),所有人的服役年限都必须超过12年(士兵最低12年,军官最低25年,以防德军培养后备力量)。尽管德国人会玩弄一些小伎俩来规避限制,但1920—1934年间达到兵役年龄的青年(所谓“空白一代”)几乎都没有参军受训的经历。即便是在1935年德国正式恢复义务兵役制后,营房和武器的短缺同样限制了每年接受训练士兵的数量。同理,空白一代中的志愿兵也仅仅进行过8个星期基本训练。这样,尽管1941年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总数达到了将近700万人(其中有300万人在东线),却几乎没有后备兵员。为了给“巴巴罗萨”行动组建最后的20个师,包括正常应于1942年服役的青年在内的三个级别义务兵役人员都在1941年5月完成了个人训练,此时距离入侵苏联只有1个月;除这些师以外,还有不超过32.1万的现役人员可以作为训练有素的预备力量。不过这些兵员在对苏战争头几个月里就被用光了,之后也再没有更多的补充。相比之下,当德军发动进攻时,苏联除500万现役军人外,还有1400万受过训练的预备役人员可供使用。

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红军的预备役人员年龄太大而且接受训练的年头太早,无法与德军后备人员相比,所以这方面问题不大。但由于《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德军人力储备中也有很多人属于相同情况。或许这10万(陆军)人员个个训练有素,可还是不足以支撑起扩充后的德国陆军和空军。转职的警察、奥地利军官、超龄退团的希特勒青年团员以及之前爆发的战争都大大扩充了指挥人员的规模,然而第三帝国成立时间太短,无法让这些人变成数量充足的士官、连级军官和营长,因此无法满足大大扩编后的国防军的需求。真正能胜任这类符合以上级别且成熟稳重而又经验丰富领导人员(岗位)的主要还是那些在一战中就担任过类似岗位的中年人。1941年1月,德军仍有50万一战老兵或在野战部队中服役,或在国内的训练场里任职,有些参谋军官甚至早已年满70岁。即使是高级军官们,其岁数相对于自己的职务也往往偏大——1941年,德国野战集团军司令的平均年龄为58岁,军长为55岁。红军则要年轻得多,他们1941年时集团军和方面军司令的平均年龄仅为44岁。

这些老兵不仅会成为德军的营连指挥人员,同时也是德国工业的技术和中层管理骨干。除原材料和油料不足外,德国经济还受到了劳动力短缺这一问题的严重制约。因此从1938年吞并奥地利开始,德国政府就在如何使用人力资源上摇摆不定,时而动员人们参军打仗,时而复员部分人回家上班。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段到1941年5月21日便再也玩不出花样了。为了平息工业界的不满,德国国防军统帅部(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缩写为OKW)下属的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曾用“国防军指挥局”一名)发布命令,表示熟练工人只需在1941年6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服现役——换言之,德军希望能在4个月内击败苏联,然后就(让这部分人)复员。

到1941年6月,德国工业已经需要依赖于占领区内的300万外国工人。随着军队不断征兵,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日趋严重。希特勒指望着能如前两年那样打赢一场速决战,而非陷入持久战。他的目光早已越过1941年的战局,开始筹划组建新的机械化和空军部队,然后接着在北非和小亚细亚地区开战。

除了缺乏熟练工人外,德国工业发展还受到原材料匮乏和希特勒野心的制约。作为一个政客,他既需要大炮也需要黄油,还必须用消费品哄老百姓开心。以上这些事实,加之德国人并未预料到入侵波兰会引发世界大战(的想法)意味着该国工业根本没有能力(更没有想过)为整支军队提供武器装备。优先级最高的是德国空军,可即便是这个如传奇一般的军种也只是一支战术力量,采用4台发动机的轰炸机等远程战略飞机少之又少;党卫军等被看作精锐的部队占据了第二优先级,尽管其数量在1941年时相当有限。这也就代表着德国陆军根本没法成为一支完全机械化或者哪怕是摩托化的作战力量。除34个装甲/摩步师外,他们绝大多数在东线部队的装备和在上次战争(即一战)中差不多;步兵使用两条腿行军,炮兵和后勤部队则是靠牲口拉车——第一批入侵苏联的德军部队至少装备了60万甚至75万匹马。为了准备1941年时的侵略,德国人在波兰占领区征用了大量马匹和1.5万辆农用马车。不过草料同样成了一个很严重的后勤问题,尤其是这些欧洲重型挽马需要吃饱肚子才能拉着大炮穿泥过雪;而且此类马匹和德国的火车头一样不能适应俄罗斯的严酷环境,特别是在冬季。

德国不仅存在以上方面的问题,就连为了给部队提供足量装备往往也得东拼西凑。于1940—1941年间新组建的部分部队装备了大量缴获的捷克坦克和火炮,以及产自法国的卡车。比如第6、第7、第8、第12、第19和第20装甲师便主要装备捷克38t型坦克;第3摩托化步兵师、第11和第20装甲师拥有很多法国卡车,尽管这些车辆并不适合长途驾驶,无法满足闪电战进行长途奔袭的要求。另外,德国人更没有能力为入侵苏联时提供侧翼掩护的仆从国军队哪怕象征性地供应一些现代化技术装备——结果就是这些仆从军根本没有为苏德战争中作为主流的高强度机动作战做好准备。

德国人在占领的西欧和中欧通过征用商用卡车的方式弥补了车辆不足,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零配件、指导手册和工具,这些车辆的故障率相当惊人;即使是那些装备德制车辆的部队也没有足够的维修能力来应对这样一场大战。与普通汽车不同,坦克和装甲车辆是很复杂的技术装备,出现机械故障(的概率)更频繁,还需要对其进行大量的维护保养工作。

对德制坦克的不断改进更是意味着每个坦克营/连皆存在各种不同的型号,而且其零配件往往不能通用——有一次统计(的数据)表明德军入侵苏联时装备了2000多种车辆、170多型火炮、73个型号的坦克和52个型号的高射炮。备用零件和受过训练的维修人员总是处于极端匮乏中,而且很多需要大修的车辆都必须送回德国国内的工厂(至少在头半年如此)。甚至在1939年波兰战役那相当有限的路程里还曾出现因过度使用装甲部队,导致整整一个摩托化军需要大修(但未及时修理)而到战役末期集体趴窝的场景。而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战场范围还要比波兰大得多。一些在1941年6月进攻苏联的部队(尤其是南方集团军群部队)曾经于春季参与巴尔干战局(斯大林鼓动南斯拉夫发起反德政变后)。两次行动(入侵波兰及进攻苏联)之间他们当然有空修理装备,然而在进入辽阔的俄罗斯平原前,其备用零件和坦克履带肯定都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简而言之,德国国防军是支典型的西方军队,他们的目标在于利用机动优势发起进攻并赢得速决战——必须速胜,否则一切都是一场空。

本文摘自《巨人的碰撞:一部全新的苏德战争史》

热线:010-52877375/76 版权所有:《金融周刊》 豫ICP备2023007820号-1
版权所有©2014-2015 www.365t.org 郑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