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现在时间是:
工作人员查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健康养生 > 健康

为什么口臭的人脾气更大

更新于 2025-09-19   | 浏览次数 652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跟人说话时对方口臭太过明显,后退显得不礼貌,但是不保持距离会被熏得头疼,而不幸的是,不少有口腔异味儿的人自己却浑然不觉。
事实上,口臭中的气体分子不仅仅是难闻的问题,还具有神经毒害性。长期沉浸其中的人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都会受到影响,比起口腔异味没有或者轻度的人来说,更容易冲动,在发生争执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不计后果的行为,甚至可能造成伤亡。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形形色色的口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因为口臭太常见了!
据估计全球20–50% 的人群在某个时间段会有明显口臭。大约5–10% 的成年人长期存在持续性口臭(慢性口臭),需要医学干预。
不过更多见的是临时性口臭,比如早晨起床后、饮酒或吃了大蒜洋葱等食物后,大多数人都会短暂性表现出来,通常一两天就消失。
本期食与心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口臭的问题,口臭的气体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对心理和认知有什么影响?什么样的人更易口臭?怎样减轻和避免口臭?
——为什么口臭这么难闻
口臭(也叫口腔异味,英文Bad Breath或Halitosis)指个体在呼气过程中散发出的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这种气味可以由口腔局部或全身因素引起,且直接影响到本人或他人感受。
口臭的主要气味来源是口腔细菌分解食物残渣、唾液和细胞碎片时产生的挥发性硫化物及其他代谢产物。也有由于龋齿及口腔炎症导致的局部异味。
1. 硫化氢(H₂S)
有臭鸡蛋的气味,由厌氧菌分解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产生。
2. 甲硫醇(CH₃SH)
有烂白菜、臭卷心菜味。常见于牙周炎和舌苔明显的人,是最常让人口臭“难闻刺鼻”的成分。
3. 二甲基硫((CH₃)₂S)
气味像腐败的洋葱、大蒜。更容易通过血液扩散 → 也和全身性口臭有关(如肝病、肾衰时)。二甲基硫有“甜腥味”(所谓“肝臭”),在肝硬化时常见。
4. 短链脂肪酸(丁酸、丙酸、异戊酸)
有腐败奶酪、汗臭味
5. 多胺类(腐胺、尸胺)
来自蛋白质腐败,气味类似腐肉、尸体味。
为什么口臭会让闻到的人那么难受呢?
自然界的硫化物除火山喷发化学性质的硫化物之外,多属于蛋白类食物腐败后散发的味道,具有大多数生命不耐受的性质,因此人类对它们极其敏感:即使浓度非常低(0.1ppm,千万分之一 级别)就感到不舒服。而口臭是多种恶臭物质叠加:不是单一气味,而是“臭鸡蛋 + 腐肉 + 烂白菜”的混合味。且这些恶臭气体不会轻易消失,舌苔、牙周袋、龋齿等缺氧环境中的细菌源源不断分解蛋白质,导致口臭物质持续产生。
而人们对这些气味难以忍受的原因则是出于对毒性物质的本能警惕和回避。
——口臭的人自己不受影响吗
那为什么口臭的人自己不觉得难受呢?她/他闻不到吗?
确实如此!口臭的人往往自己闻不到,这主要是因为嗅觉适应和气体扩散路径的原因。
因此,临床上常建议通过以下方法自测:手心嗅闻法:哈一口气到手心,马上闻;牙线/舌苔法:用牙线或刮舌器取样后嗅闻。
那口臭的人自己能耐受这些毒性气体吗?会不会因为长期暴露,身体已经已经耐受/能解毒了?
当然不是!虽然口臭的人适应了这些毒性气体的嗅觉攻击,但其毒性一直存在,从未消失或者减轻。
有人可能看到过这样的新闻,“一家人泡野温泉时中毒身亡”,“清理下水道时多名工人中毒身亡”,这里的毒气元凶就是硫化氢。硫化氢也是口臭气体中毒性最强的一类神经性毒害物质。
硫化氢在标准状况下是无色、易燃且有毒的窒息性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人接触到含硫化氢浓度为0.18mg/m3的空气即可闻到臭鸡蛋样气味,相当于被空气稀释千万倍级别也仍然能闻到其气味,这也是人们不喜欢在一个公共场所闻到厕所味道或者有人放屁的味道一样,会主动减少呼吸次数,紧锁眉头;而较高浓度时,嗅觉神经被麻痹,鼻子反而闻不到硫化氢特殊的臭味了,因此往往身处致命环境,却毫无察觉。因此硫化氢也曾一度被国外青少年作为自杀工具。
硫化氢的危险之处在于其嗅觉麻痹效应:100 ppm 左右会让人“闻不到臭味”,错以为没危险,但却能引发急性窒息毒性(它直接抑制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导致“组织缺氧”,所以致死速度快)。由于硫化氢比空气重:容易在低洼通风不良处积聚(野温泉、下水道、粪池、矿井等 )。
那如果一个人长期口臭,身体一直暴露于口臭气体(特别是硫化氢)之下,会对健康产生什么影响?
——口臭对于心理和认知能力的损害
虽然口臭气体(如硫化氢 H₂S、甲硫醇/ CH₃SH、二甲基硫/ (CH₃)₂S)确实有一部分可以被口腔或呼吸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或者在肺泡中通过气体交换进入血液。
但这些气体一般很快会被代谢(硫化氢 → 硫代硫酸盐,排出尿液),对全身健康影响有限或难以确切界定,比如影响血管舒张和线粒体功能等。
不过目前确实有不少研究发现了口臭与心理健康和认知能力的关联。
1. 口臭的人往往更加焦虑抑郁,压力更大
2021年一项对于大学生的横断面调查发现, 16% 的学生没有任何程度的口臭,17.6% 的学生患有口臭。调整后,压力和抑郁症状仍然与自我报告的口臭相关。【1】
来自较高压力四分位数的个体表现出较高的口臭得分。出现抑郁症状的学生自我感知口臭得分较高。即使在控制口腔健康和社会经济变量后,口臭也与压力也显著相关。
2023年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与主观口臭组(自觉有口臭但检测发现没有)相比,客观口臭组性格外向型评分更低,而社交回避和痛苦量表评分更高,且有焦虑症状者比例更高。【2】
2023年的一项系统综述重点关注了口臭对于青少年和年轻人群的影响,最终纳入了6项研究,结果发现:有口臭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感到更加焦虑和沮丧,社交回避更多,自尊心和生活质量受损。【3】
2. 口臭的人认知能力受损
口腔问题是导致口臭的主要原因,而有口腔问题(尤其是牙周病、严重龋齿、咀嚼功能下降)时,不光心理状态,人的认知能力也会显著降低。
调查显示,常见心理问题与牙周炎存在明显正相关。荟萃分析也发现,牙周病与焦虑和抑郁存在显著关联,有牙周病的人,抑郁和焦虑得分显著增加。【4】
2024年的荟萃分析也发现,成年人的牙周病与认知减退、认知障碍和痴呆症存在显著正向关联。【5】
观察性研究发现,牙周炎和缺牙与执行功能测试(如Trail Making Test, Stroop Test)得分下降相关。(执行功能简单可理解为人整合环境信息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纵向追踪研究发现,有牙周炎或缺牙的老年人,5–10 年后发生轻度认知障碍(MCI)或痴呆的风险更高。
甚至对于青少年的研究也发现,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表现与龋齿存在关联。【6】
结合以上研究结果不难发现:如果一个人已经有明显口臭,一看口腔就不太健康,他/她可能已经处于焦虑/压力+理智不足(认知能力下降)状态下,这样的人在压力情境下很容易做出冲动行为。
古人虽然不知道口臭的具体原因,却明确观察到了这些臭味儿与一个人行事方式的关联,口臭的人往往对于生活琐事的不如意反应更大,做事更加冲动/冒失/不计后果,更可能做出事后后悔的行为,这些统统都被古人称为“脾气大/脾气不好”。他们也许认为这些臭气来自于脾胃。
2003年食与心所在研究室进行的一项猪的实验表明,凡是有明显体臭口臭的猪都特别偏好打架斗殴,争抢食物或者睡觉的位置;而越臭的猪圈里,这种争夺战的程度越烈,长期被欺负的猪明显身材矮小,长不过它们同时同体重进圈的个体。当时实验室做了简单调查,发现人类也如此。
因此,如果是亲朋好友存在这样的情况,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提醒他/她尽快去治疗,少做高压力的事情,避免做出冲动的决定。如果你要跟人家争执理论的时候发现对方有浓烈的口气,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赶快认怂撤离,避免出现你收拾不了的局面。
——口臭的原因
口臭的原因取决于具体的口臭类型。
1. 口源性口臭(oral halitosis,约占 80–90%)
👉 最常见类型,主要由口腔内的厌氧菌分解蛋白质(唾液、食物残渣、脱落上皮细胞、血液)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引起。
研究发现,这些菌主要集中在舌背深沟、牙龈袋、龋齿洞、假牙表面等缺氧环境,特别是那些牙周致病菌。
2. 耳鼻喉来源口臭(ENT-related halitosis)
3. 胃肠道相关口臭(并不常见,<5%)
食管反流(GERD)、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口气异常,但多为酸臭味,不是典型“硫臭”。
4. 全身性/代谢性口臭(extra-oral halitosis,约 5–10%)
5. 饮食/药物性口臭
属临时性口臭,停止食物或药物后可消失。
6. 假性口臭
实际上口气正常,但患者主观感觉有口臭,严重时可形成口臭恐惧症或口臭妄想(属于体象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或 强迫谱系障碍 的一种表现)。
——怎样预防和改善口臭
大部分口臭由口腔产毒气的微生物引起,通过生活方式和口腔护理控制这些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其食物来源和栖息地就能减少毒气产生,从而来预防和改善口臭。
大多数口臭可以通过良好的口腔清洁(饭后刷牙,牙线,水牙线,漱口水) + 生活习惯(多喝水,少喝饮料,多吃蔬菜,少吃带抗生素的肉类鸡蛋,多闭嘴呼吸,少张嘴呼吸)调整就能明显改善。难治性或顽固性口臭需要先解决牙齿、鼻咽、消化或其他问题后调整。
生活条件好的人尝试微生物的更换也是积极举措。富含微生物的乳酸菌含片,自制无添加发酵酸奶酸豆浆,乳酸菌制剂等都有积极改变效果。
食与心温馨总结:绝大部分人都遇到过被别人口臭熏到的情况,虽然难受,出于礼貌大部分人不会做出嫌弃的表现,但心里都希望尽快远离。
原因主要在于口臭的气体是人类本能知道的危险有害气体,逃离这种环境是趋利避害的自保本能。
那为什么有口臭的人自己觉察不到危险呢?因为他/他们的嗅觉系统在口臭气体的持续暴露下已经适应了这种气味,大脑也屏蔽了这种感知,而且人体嗅觉闻到的主要是吸入而非呼出的气体。为此,食与心建议如果你能闻到你的朋友有强烈的口气,最好能善意婉转地提醒TA尝试改变。
虽然觉察不到,口臭气体的毒害却一直存在,特别是其中毒性最大的硫化氢。这种神经毒性气体会逐渐摧毁人的心理健康和认知能力,让人更加焦虑、抑郁、自卑、更易做出冲动、不理智的行为。因此古人也常把这种情况认为是脾气不好/脾气大。
如果听别人说自己近来脾气变大了,不妨先观察下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甚至鼓起勇气问问好朋友:我是不是有口气?。如果口臭的是亲朋好友,最好立刻鼓励TA们尽快解决口臭问题,真的对彼此都好,也有助于减少口角;对于路上遇到的口臭陌生人,一旦发生语言或肢体冲突,及时离开是最明智和安全的选择。
对于大部分口臭的情况,通过良好的口腔清洁(餐后刷牙+牙线/冲牙器+漱口水+定期洗牙)、健康的饮食方式(充足饮水,多吃高纤维食物,减少高糖/淀粉食物等)都能改善。如果已经出现了牙周炎或者龋齿等问题,需要尽快治疗,再通过以上方式维持口腔健康。
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乳酸菌含片或者胶囊、冲剂等乳酸菌制剂,也可以自己尝试无添加剂的手工发酵的酸奶酸豆浆酸菜汁等,这些方法可以最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口腔气味,甚至能改变自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这样才能抑制口腔有害微生物(特别是产硫微生物)制造毒气,真正解决口臭问题。嚼口香糖或者用漱口水只能短时抑制有害微生物,一时清新口气。等这些微生物恢复制造毒气的能力,口臭又会恢复。
需要了解:口臭是情商和智商的抑制剂!避免口臭,保持清新的口气,绝非仅仅是个人形象和影响力的问题,更关涉自己的健康、心理和聪明程度。每天出门前不妨先朝手心哈口气,如果气味不好,少做重大决定也许是明智之举。
热线:010-52877375/76 版权所有:《金融周刊》 豫ICP备2023007820号-1
版权所有©2014-2015 www.365t.org 郑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