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现在时间是:
工作人员查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社会热点

8家财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安心财险三项数据未达监管要求,前海财险逼近监管红线

更新于 2024-08-06   | 浏览次数 1766

截至86日,已有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披露2024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据《华夏时报》记者梳理,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中,有8家偿付能力不达标,分别是安心财险、华安财险、渤海财险、前海财险、珠峰财险、都邦财险、安华农险、富德财险。

需要指出的是,仅安心财险一家公司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以及风险综合评级三项数据同时不达标,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低至-884.85%,且是唯一一家风险综合评级为D的财险公司。

受访业内人士指出,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可能会限制业务发展和影响信用评级等,需要通过增资或发债等手段提升偿付能力。

8家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

风险综合评级是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指标。按监管规定,偿付能力达标须同时满足三大条件,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目前,在已披露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中,仅安心财险一家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和风险综合评级两项数据同时不达标,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低至-884.85%,风险综合评级为D

对此,安心财险在报告中解释称,公司风险综合评级得分较低,主要原因为可资本化风险得分为零,可资本化风险较大,评估期末公司留存收益为负数,实际资本为负数,偿付能力充足率严重不达标。

另外7家财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在100%以上,但风险综合评级均为C级。

具体来看,前海财险已经连续9个季度偿付能力不达标。2022年一季度,该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由上季度的B类下调至C类。此后,其风险综合评级连续9个季度维持在C类,今年一季度,前海财险的风险综合评级仍为C类。不仅如此,前海联合财险的综合偿付能力为106.1%,已经逼近监管红线。

未来,如果公司业务快速增长、投资资产扩大和调整配置及应收账款账期发展带来的最低资本增加,可能会面临偿付能力进一步下降的风险。前海财险在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如是说道。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有两家财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以下,分别是华安财险和渤海财险。其中,华安财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91.51%,渤海财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99.84%。两家公司风险综合评级最近两期均为C

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可能会被采取监管措施,如要求增加资本、限制高管薪酬、调整业务结构和限制开展新业务等,甚至公司被接管。同时,信用评级也会被下调,公司偿付能力不足信用评级会受到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公司声誉和融资成本。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原副主任李文中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外还会影响到公司业务发展,现在投保人也很注意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特别是一些大的招标项目更是如此。

马太效应更加显著

财险公司提升偿付能力充足性的方法不外乎三种。李文中指出,一是增加注册资本,由原股东增资或者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加资本金。二是发行资本债券等资本工具来提升偿付能力充足性。三是调整业务结构,无论是资产端还是负债端,尽可能降低资本消耗大的业务,从而达到改善偿付能力充足性的效果。

针对偿付能力不达标的问题,各险企也提出了改进措施。

华安财险方面在季报中表示,公司将持续与监管部门沟通、明确整改方向,对重点风险综合评级指标开展定期监测分析,持续优化指标监测流程及督导整改机制,将评级指标管理要求融入指标责任部门日常管理,从源头加强风险预防效能,提升整改效果。

公司根据偿付能力监管等有关要求,积极整改落实监管评估反馈意见,在持续优化风险偏好及其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坚持开展季度限额指标监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收集、声誉风险隐患排查、风险综合评级指标分析与改进等工作。并及时向经营管理层汇报风险状况,持续推进一体化风控再巩固、专业化能力再提升,完善三道防线管理机制和精细化管理策略,在合法依规基础上提升风控效能,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主动性。渤海财险方面在季报中如是说道。

前海财险也公布了提高偿付能力的计划。该公司表示,2024年以来,公司密切关注偿付能力充足率变动趋势,定期预测偿付能力充足率情况,陆续采取多项有力措施以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确保偿付能力充足。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国内的财产保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马太效应更加显著。2024年上半年,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合计保险业务收入为2342.31亿元,其中,国寿财险和中华联合财险两家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577.84亿元、410.16亿元,占比高达全部公司的73%。而保险业务收入不足10亿元的公司有35家,另外还有8家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不足1亿元。

大型险企具有更强的品牌效应和客户资源,对客户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并且,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和风险承受力,能够有更强的竞争承受能力,可以采取更激进的市场策略。李文中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大型险企通常具有强大的投资团队,具有更强大的投资能力,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更高。还能够对保险科技进行更多的投入,更好地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竞争能力。

在李文中看来,中小财险公司想要突围,则需要对细分市场进行深耕,提供定制的差异化保险产品与服务,以更好地适应客户的个性需求。同时利用好股东优势资源开展业务,并且与其他机构加强合作,通过合作来实现共赢,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热线:010-52877375/76 版权所有:《金融周刊》 豫ICP备2023007820号-1
版权所有©2014-2015 www.365t.org 郑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