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现在时间是:
工作人员查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时尚生活娱乐 > 生活

“网红”电解质消毒液真有杀菌功效吗

更新于 2023-03-24   | 浏览次数 794

据外媒报道,日本防卫省防卫装备厅首席技术官三岛茂德日前表示,日本正计划大幅增加军事研发投入,未来将投资多个尖端技术项目。与此同时,日本防卫费中的一大部分将用于对外军购,主要向美国购买中程巡航导弹和F-35战斗机等武器装备。那么,日本在武器技术领域是更侧重于自主研发,还是更看重采购模式呢?

着眼颠覆性技术,布局下一代尖端武器赛道

2022年底,日本修订并更新了3份有关国家安全的文件,实质上突破了防卫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不超过1%的限制。随后,日本将20232027年的防卫费总额大幅增加至约43万亿日元(约合3279亿美元)。作为这个五年防卫费递增计划的首年,2023年度日本防卫费同比增长26%,达到约6.8万亿日元。

据美国《国防》杂志网站报道,新增加的费用将有相当一部分投向军事科技研发。日本防卫省2023年度的军事科技研发开支预计将接近翻番,未来5年的研发总开支将提高到目前水平的4.5倍,达到260亿美元。重点项目包括用于“岛屿防御”的反舰导弹、升级版12式岸舰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等。此外,最新宣布的第六代战斗机开发计划也纳入其中。

不难发现,日本自主研发的重点是布局研发周期较长、新兴技术特征明显的未来概念性武器。其目的在于紧跟先进军事技术发展节奏,自主掌握下一代尖端武器核心技术。具体来看,中远程导弹研发方面,尽管日本正与美国协调订购“战斧”巡航导弹,但同时也在推进12式岸舰导弹的增程和改型研发项目,计划将其射程从200千米提升至1000千米,并扩展出海基发射平台型号,为日本未来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巡航导弹进行技术验证。

高超音速武器是日本研发投入的另一重点。20227月,日本自主研发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测试取得成功,使日本高超音速导弹研发迈出关键一步。目前,日本正集中研发“高超音速滑翔弹”,计划于2026年列装“早期装备型”,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2028年列装“性能升级型”,将采用更为先进的乘波体设计弹头,可进行复杂的机动变轨。

“两高一磁”武器,即高功率微波武器、高性能激光武器和电磁武器,被日本视为“战争游戏规则的改变者”,是其长期研发攻关的重点。近年来,日本不断加大投入,寄望于一旦取得技术突破,便能实现军事科技领域的“弯道超车”。

在下一代战斗机研发方面,日本放弃了推进10年之久的第五代战斗机“心神”研发计划,转而联手欧洲国家研发第六代战斗机。据悉,日本、英国和意大利将按照442的出资比例,启动下一代战斗机GCAP(全球空中作战计划)的联合研制计划。日本三菱重工、英国BAE系统公司和意大利莱昂纳多集团将于2025年共同启动该项目,预计在2035年前完成研发计划。

追求快速形成攻击能力,继续推动美制武器采购

在积极布局自主研发的同时,日本武器装备采购规模逐年增长,其意图在于通过采购先进武器迅速具备进攻作战能力。总的来看,日本采购开支绝大部分都流向美国,主要集中在第五代主力战斗机、中程导弹防御系统、高性能大型无人机等领域。为实现这些采购,日本还需进行基于军事同盟关系的繁琐协调和支付高溢价资金。

在战斗机方面,根据已签署的订购合同,未来日本将装备147F-35AF-35B战斗机,建成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F-35战斗机群。目前,美国已向日本交付15F-35,整体进展相对缓慢。而且,F-35的维修和保养成本持续攀升。根据日本方面的评估,F-35的零部件供应以及维护保养、升级优化均由美国承担,日本须向美国支付的单架F-35维修和保养费用高达780万美元以上。

在导弹方面,日本正积极争取向美国采购400500枚“战斧”巡航导弹。据悉,日本政府将于2023年与美方就采购事宜正式签署合同,总计2113亿日元的采购开支已体现在2023年度的防卫费中。“战斧”巡航导弹射程为4002500公里,可在陆地、水面舰艇和潜艇上部署,有助于日本提升远程打击能力。

在大型无人机方面,日本早在2015年便向美国订购了3架“全球鹰”无人机(Block30I型号),以此组建一个无人侦察航空队。迄今为止,日本已支付613亿日元的采购费用,并为未来向美国支付的维修和保养费用预备了2637亿日元。尽管目前已交付一架,但近期有消息称,鉴于“全球鹰”的性能瑕疵,美军计划逐步淘汰日本采购的Block30I型号。今年36日,日本在野党议员辻元清美在国会质疑岸田政府花重金向美国采购落后武器,严重浪费了防卫费,一时间引发日本国内舆论的讨论——日本政府的对美军购,究竟是更看重政治属性还是军事属性?是真的打算采购武器,还是仅以采购武器的名义向美国交保护费?

表面上看,日本在长远技术规划上布局自主研发,在快速提升作战能力方面奉行“拿来主义”,好像是长短结合、双线并行的策略。然而,不断膨胀的对美武器采购已经逐渐让日本防卫界和军工产业界丧失了对尖端武器技术研制的决心,甚至陷入路径依赖的“负循环”。因此,其野心勃勃的研发计划很可能再次陷入困境。同时,主动夹杂被动、意图不明确的武器采购,将日本牢牢捆绑在美国的“战车”上,使其难以摆脱美国“马前卒”的命运。(文威入)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次氯酸钠是一种广谱消毒剂,也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可以“对付”几乎所有的细菌、真菌、病毒。

随着甲流进入高发季,许多人开始格外注意居家环境卫生,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进行清洁与消毒。

一款名为“电解质消毒液”的消毒用品,近来在一些社交平台上颇受追捧,成为继电解质水后,第二个在网上“走红”的电解质“家族”成员。

有网友称,电解质消毒液不含酒精,安全无毒,其不仅可以被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清洁、除菌,而且还可以被用于除臭。

那么,什么是电解质消毒液?它真的能够起到消毒作用吗?该怎么正确使用此类消毒液?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电解质消毒液的主要制造原料是食盐水

提到电解质,人们往往最先想起的是电解质水。其实,电解质水中的电解质,与电解质消毒液中的电解质,都是一类物质。

电解质是一种在溶液中或者在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解质有食用盐、味精、小苏打等。

“电解质消毒液并不神秘,它的主要制作原料就是食盐水。”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科普作家孙亚飞向科技日报记者解释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一定浓度的食盐水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那么电解质消毒液和食盐水的杀菌机理一致吗?

对于食盐水来说,与其说它是“杀”死了细菌,不如说是“渴”死了它们。作为一种电解质,氯化钠(即食盐的主要成分)具有维持体液渗透压和水平衡的作用。当一些细菌遇到一定浓度的食盐水后,细菌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变得高于其细胞膜内钠离子浓度,为了维持细胞膜内外渗透压平衡,细胞内的水分会通过细胞膜流向细胞外,久而久之,细菌就会“脱水”而死。配制食盐水进行杀菌固然十分方便,但是这种方式对于诸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高度耐盐的细菌却是无效的。

与食盐水杀菌机理不同,电解质消毒液对细菌造成的是“化学伤害”。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次氯酸钠是一种广谱消毒剂,也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可以‘对付’几乎所有的细菌、真菌、病毒。同时,这种以次氯酸钠为有效成分的消毒液还具有除臭、漂白等其他功能。”孙亚飞告诉记者,次氯酸钠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使其死亡或代谢紊乱;还可以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凝固,从而抑制细菌滋生。

用机器自制消毒液浓度可控性不高

记者注意到,还有一些商家推出了可以在家自制消毒液的“次氯酸钠自制消毒水生成器”,称只需往机器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食盐水,经过机器电解后,即可生成电解质消毒液用于消毒杀菌,且杀菌率达99%。

那么,这种机器靠谱吗?

“若按照一定的技术指标进行设计,这种机器可以保证制备出确定浓度的消毒液。”孙亚飞对记者说,“但是目前国家并没有相应的标准能够监管此类产品,所以此类机器制备出的消毒液浓度可控性不高。而只有浓度达标,才能达到杀菌的目的。”

记者经调查发现,在某电商平台上架的消毒水生成器商品介绍界面里,有的没有标注生成的消毒液的氯浓度,有的标注出的氯浓度是固定数值,有标注的则是氯浓度范围。

一款标注出氯浓度范围的消毒水生成器的商品说明显示,使用1克食用盐和50毫升自来水,电解1次,有效氯浓度约为200毫克/升;电解2次,有效氯浓度是250—300毫克/升;电解3次,有效氯浓度是300—500毫克/升。

为了确定消毒液氯含量标准值,在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中,记者查阅了相关文件。现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次氯酸钠发生器卫生要求》规定,对各类非清洁物体表面进行喷洒消毒的有效氯含量范围为400—700毫克/升,作用时间10分钟到30分钟;对各类清洁物体表面进行喷洒消毒的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作用时间为10分钟到30分钟。对瓜果蔬菜进行消毒,需使用有效含氯量100毫克/升的消毒液,作用时间为20分钟;或使用有效氯含量200毫克/升的消毒液,作用时间为10分钟。

“由于上述机器制备出的消毒液浓度可控性不高,建议大家将这种消毒产品用在卫生间中,最好不要对手部、食物直接使用。”孙亚飞提醒道。

 


热线:010-52877375/76 版权所有:《金融周刊》 豫ICP备2023007820号-1
版权所有©2014-2015 www.365t.org 郑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