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高情商回复领导”“你说出了我一直不敢说的”“会说就多说点”……如今在互联网上,发言犀利、风格鲜明的“互联网嘴替”受到不少网友的追捧。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2.2%的受访青年认为“互联网嘴替”迎合了部分人追求“爽”的心态,提供了情感宣泄出口,59.9%的受访青年认为满足了部分人想说不能说、不会说、不敢说的需要。
合肥的00后王雨菲闲暇时爱刷微博和短视频,看评论区的留言和视频弹幕是她主要的乐趣来源,她觉得有些网友的回复幽默有趣,发表的言论很符合自己看帖子或视频时的心态,让人很有代入感。王雨菲之前看过一档恋爱观察类综艺,时常被有些嘉宾的言论打动,比如怎样处理亲密关系,怎样看待情绪价值等,“对我来说,喜欢‘互联网嘴替’不仅是为了听他们如何吐槽,更希望能从他们的发言中找到有价值的建议。”
现居北京的95后张然觉得,“互联网嘴替”之所以受到欢迎,在于“嘴替”们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语言比较接地气、有同理心,容易引起共鸣。
调查显示,62.2%的受访青年认为“互联网嘴替”迎合了部分人追求“爽”的心态,提供了情感宣泄出口,59.9%的受访青年认为满足了部分人想说不能说、不会说、不敢说的需要,44.0%的受访青年觉得依赖“嘴替”是盲从随大流的表现,38.9%的受访青年认为会让部分人越来越不想表达、不会表达,20.6%的受访青年认为容易被算法裹挟,陷入“信息茧房”。
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焕钊提到,在人类文化史上,因他人的语言文字道出自己心声,而拍案叫绝、引发共鸣的现象极为普遍,“互联网嘴替”与此既类似又有不同,“相似之处在于因别人替自己说出了想说的话而叫好,不同则在于‘嘴替’表现出的是思维观念的同质化和语言表达的粗糙性。”郑焕钊认为,文学作品因其细腻的感受和美妙的文字,使个人朦胧而复杂的感受被表达出来,让人叫好;而“嘴替”更多是以一种言简意赅的方式,尤其善用“梗”表达对热门现象明确而直接的观点和态度,其往往以语言的直白、情绪的明晰而受到欢迎。
郑焕钊认为,“互联网嘴替”的流行,既是年轻一代拥抱互联网“爽”感文化的体现,通过他人的话语表达自己想言而不敢言、不会言的情绪,从而获得一种宣泄;同时也是当下“快餐速读”现象的体现,与互联网时代诸多读书“替读”现象的逻辑相似,是互联网“短平快”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深层次助推了语言表达的同质化和粗糙化。
杭州的90后刘源留意到,现在网上有些人会借“嘴替”的名义攻击他人、输出负能量,通过夸张的表述、阴阳怪气的语气制造反差,吸引流量,而那些表达生动、内容有理、情感真挚的“嘴替”反而越来越少了。“‘互联网嘴替’的出现也会让那些本就沉默的人变得更不想表达了。”刘源觉得,“嘴替”可以表达自己的一部分心声,但思考是不能被替代的。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4.1%,95后占21.0%,90后占40.7%,85后占14.9%,80后占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