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据第三方机构最新监测数据,在9月A股震荡的市况中,国内股票策略私募机构意外迎来投资业绩的温和复苏。不过,多家头部百亿私募等知名私募机构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依然“拉胯”。而从行情展望角度看,当前股票私募机构对于10月A股行情依然保持期待。
9月份国内股票私募业绩回升。
据第三方机构最新监测数据,在9月A股震荡的市况中,国内股票策略私募机构意外迎来投资业绩的温和复苏。不过,多家头部百亿私募等知名私募机构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依然“拉胯”。而从行情展望角度看,当前股票私募机构对于10月A股行情依然保持期待。
今年以来亏损幅度收窄
朝阳永续10月10日晚间最新发布的前9个月国内证券私募机构业绩监测数据显示,按照最新净值计算(因信息披露合规等因素,私募净值及业绩监测数据滞后于公募产品),在该机构监测的总计3669家股票策略私募机构中,共计1605家机构在前9个月(前三季度)取得正收益,占比45.49%;3669家私募前9个月的平均收益率为-1.18%。此前,同样由该第三方机构发布的行业监测数据显示,国内股票策略私募机构前8个月平均亏损1.54%。
分规模来看,从不同规模的股票策略私募业绩对比来看,朝阳永续数据显示,在0亿-5亿元、5亿-10亿元、10亿-20亿元、20亿-50亿元、50亿-100亿元、100亿元以上等六个股票私募机构组别中,50亿元-100亿元的私募机构前9个月的平均收益率排名第一,0亿-5亿元的私募机构排最后一位。
此外,对比百亿级证券私募机构(含股票主观多头、债券、量化、FOF等各主流策略类型)的业绩表现,前9个月不同头部机构的投资情况依然剧烈分化。
仅以股票策略来看,业绩排名前20位的百亿私募以量化机构为主,如宽德投资、稳博投资等,其中前期表现出彩的老牌百亿私募景林资产,9月的业绩出现显著回撤。此外,在业绩垫底的方阵中,少数派投资、源峰基金以及由李蓓掌舵的半夏投资,前9个月的亏损幅度依然达10%左右。2021年前以“进攻犀利”著称的正圆投资、磐耀资产、林园投资等百亿私募和“准百亿私募”,今年以来均出现“业绩翻车”。
10月投资信心止跌回升
另据本周一私募排排网发布的中国私募基金经理A股投资信心指数月报显示,2023年10月,私募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22.40点,比9月上涨0.78点,表明私募管理人对10月A股行情的信心出现温和回升。同时,该指数也是自9月明显回落之后出现的止跌回升。
中国私募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
从现阶段股票私募机构的平均仓位来看,截至2023年9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0%,较2023年8月底上涨3个百分点。
对于10月份的A股行情,目前有7%的私募基金经理持“极度乐观态度”,比上月增加逾2个百分点;另外有45%的基金经理持“乐观态度”,43%的基金经理保持中性观点,5%的基金经理持“悲观态度”。
在10月份的仓位增减计划上,有5%的私募基金经理打算在10月大幅增仓,比上月升逾2个百分点。21%的基金经理打算增仓,较上月有所下降;74%的基金经理打算在10月份维持仓位不变,比上月增加14.95个百分点;此外,10月份打算减仓或大幅减仓的基金经理比例均为0。总体而言,在对10月份的预期上,股票私募机构的基金经理总体以持“乐观”和“中性”态度居多,仓位管理计划则以维持不变为主。
策略展望依然偏向积极
值得注意的是,从国庆假期结束、A股重新开市之后的多家一线私募机构最新策略研判来看,目前私募业内对于市场大势的研判整体偏向积极。有私募机构特别强调,展望第四季度,A股仍然有望迎来“吃饭行情”。
世诚投资总经理陈家琳表示,该机构明确看好A股市场整体在四季度的修复行情机会。支撑该机构乐观观点的因素,包括外部影响的式微、宏观经济内生动力的增强和悲观情绪的逐步反转。例如,近期全球讨论较多的美债收益率震荡攀升,可能已经充分反映美国通胀的压力和进一步的加息;人民币汇率前期小幅回调之后,目前已经接近“新均衡”;外资资金流动仍有望逐步改善;第四季度,经济的内生动力预计也将继续增强。
由此,陈家琳认为,在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消化之后,A股市场有望迎来较好的表现。特别是前期负面预期因素被充分消化,或者边际影响趋弱甚至转向时,市场行情的反转预计将不期而至。
丹羿投资基金经理朱亮表示,“过去3个月,国内大宗商品和债券市场对经济复苏的反映,都比股票市场更加乐观。而当前股票较低的估值,实际上已经反映了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悲观预期。对于全球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因素,投资者往往过度放大了其对市场的短期影响。”历史上也经常发生三根大阳线改变投资者态度的事情,如果经济复苏信号更明确些,或者持续更久一些,市场悲观预期就会修正。朱亮称。
朱亮表示,就当前的策略应对而言,需要更多关注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一是持续在海外市场取得进步和突破的中国优势产业,如汽车零部件、机械等;二是仪器、医疗设备、高端耗材等;三是新技术、新消费;四是传统行业中“供小于求”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