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现在时间是:
工作人员查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理财资讯

年内公募分红1545亿!高收益率、高分红“双高公募”名单出炉

更新于 2020-12-09   | 浏览次数 590

财联社(上海,记者 韩理)讯,临近年末,基金分红的金额和次数也并未减少。财联社记者据choice数据统计,本月以来基金分红总额近67亿。而今年以来,截至12月8日,基金分红总额已经达到了1545.15亿元,远超过去年的1290.41亿元,累计分红次数已达4096次。

有基金经理表示,今年基金分红规模远超去年,与今年A股市场明显的结构性行情有关。尤其是二季度以来,随着权益市场的走强,许多基金的投资收益可观。大规模分红主要是为了帮助投资者兑现投资收益,落袋为安,基金公司通过分红满足投资者对于投资回报的要求。

年内分红总额近1550亿

12月8日,共有26只基金发布了分红公告,其中不乏第二次分红的基金。比如招商添德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中融恒鑫纯债基金等。

一年分红两次,对基金分红次数而言并不算多。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分红次数最多的基金是宝盈核心优势混合,该基金今年分红了12次。此外,博时裕盈3个月定开债、国投瑞银中高等级债券、嘉实超短债债券、华夏回报二号混合、华夏回报混合等基金分红次数均超过10次。

不过分红次数多并不代表分红金额大。从基金分红总额来看,分红最多的是兴全轻资产混合,该基金年内分红金额已经达到了32.4亿元。记者注意到,2019年全年“派发大红包”最多的是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分红金额为24.09亿元。今年最高分红金额远高于去年。

此外,中欧时代先锋股票、兴全趋势混合等基金年内的分红总额均超过了20亿。今年以来,截至12月8日,这三只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4.21%、42.09%和44.66%。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2月8日,基金分红总额已经达到了1545.15亿元。如果算上已经发布公告,但未实施分红的基金总金额已经达到1556.97亿元。

上海一位券商系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今年基金分红规模远超去年,与今年A股市场明显的结构性行情有关。尤其是二季度以来,随着权益市场的走强,许多基金的投资收益可观。大规模分红主要是为了帮助投资者兑现投资收益,落袋为安,基金公司通过分红满足投资者对于投资回报的要求。加上基金分红收益对于投资者而言是免税的,因此分红收益对于部分投资者非常重要。”

格上理财首席策略师张婷认为:“今年权益类基金的分红,主要在于近两年权益类基金的业绩较好,很多基金选择进行分红,一些规模很大的基金也会通过分红的方式降低一下规模,便于操作。”

事实上,基金分红也是一种有效的投资策略。“一般情况下,基金默认的分红方式是现金分红。通过分红的方式,实际间接让投资者达到减仓的目的。在权益市场热度较高的时候进行,对投资者而言,也是一种有效的投资策略。”上述基金经理表示。

债基是分红主力

尽管从基金分红的金额来看,不少主动权益类基金在金额上排名靠前更高,但是从整体比例来看,债基才是分红主力。

无论是今年以来还是去年同期,债券型基金分红比例均高于其他类型的基金。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今年债券基金累计分红达到979.93亿元,占分红总额的比例达63.42%。在参与分红的2207只(A/C分开统计)基金中,债券型基金为1651只,占比达到74.81%。

华东一位债券基金经理表示,相比权益类基金,债券类基金的投资者相对风险偏好更低、更倾向于持有收益稳健、能提供稳定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的产品。因此,债券类基金的分红数额明显高于权益类基金。

而基金公司在进行分红时也会有自己的考虑。“一般会综合考虑基金的投资策略(如是否为绝对收益定位的产品)、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和投资者持有基金的体验等因素。”上述基金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分红后不少基金的净值会产生变化。比如,国泰浓益灵活配置今年一共分红了两次,每次分红后净值都会大跌。“基金分红分掉的是基金的可分配收益,是基金收益减去成本和费用之后可以分配给投资者的收益。由于基金份额不会变化,基金分红后,基金单位净值和总规模都会下降。”上述基金经理表示。

格上理财首席策略师张婷亦表示:“一般来说,基金分红是有条件的,分红之后净值不能低于1,当期收益为正,当期收益足以弥补前期亏损,对于基金分红,如果投资者采取的是现金分红,基金的规模会下降,如果是红利再投资,对基金规模没有影响。”

有意思的是,很多投资者对净值高的基金会有恐惧而不敢买入。基金分红后,净值降低,投资者心理上会认为基金比较便宜进而买入。

对于这类现象,上述基金经理提醒道:“因为分红行为导致基金净值变化,并不会改变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也不会降低基金投资风险或提高基金投资收益。无论分红后面值是否看上去比较便宜,在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基金投资仍有可能出现亏损或基金净值仍有可能低于初始面值。”


 

热线:010-52877375/76 版权所有:《金融周刊》 豫ICP备2023007820号-1
版权所有©2014-2015 www.365t.org 郑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