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现在时间是:
工作人员查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区域经济

河南拥海入怀丨借港出海 向海而兴

更新于 2024-11-28   | 浏览次数 2100

无“边”无“海”,借港出海,郑州也在向海而兴。

 1126日,位于郑州经开区的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一派繁忙景象。从高空俯瞰,堆场内,待发运的小汽车密密麻麻。

 当天,99辆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生产的小汽车,上了郑州青岛希腊海铁直运汽车专列,踏上了征程。这是我省首次通过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模式出口货物至希腊。此前,我省已开行不少海铁直运汽车专列,出口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

 “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是一种什么模式?它能为企业出海带来什么好处?

 据介绍,这一模式在国内率先落地郑州,常态开行郑州至青岛等港口铁海联运班列。该模式通过铁路港和海港系统对接、信息共享,实施出口货物的自动化转关和无感通关;出口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结海关通关查验手续,出口货物在郑州铁路口岸清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到沿海港口直接装船发运,实现“上班列即上船”,赋予内陆铁路港以沿海码头前沿功能,让内陆口岸的高效性和沿海港口的经济性都得到了有效发挥。

 “物流时间缩短,费用也降了不少。”郑州车站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以往惯例,企业需要把出口货物运到沿海口岸堆场,等待口岸海关验放后,才能集港装船发运。得益于这种物流模式创新,企业运输货品的时间压缩了1天以上,较公路运输每个集装箱节约1000元左右物流费用。

 陆海联动、海铁直运、货通全球,河南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

 “这一监管新模式不仅提升了河南的物流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还进一步畅通了沿黄陆海大通道,促进了内陆与沿海港口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改革开放与国际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齐爽说。

 在“互联网+制度型开放时代,开放没有边缘只有节点。不久前,郑州口岸经济发展再迎国家政策利好,郑州铁路口岸成功纳入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范围。

 作为国家一类口岸,郑州铁路口岸是拓展国际班列业务、发展跨境贸易和多式联运的主平台。“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贸企业、多式联运企业、进出口服务企业集聚郑州,进一步加强与沿海港口和边境口岸的业务合作,做大做强枢纽经济、增创发展优势。”郑州新丝路国际港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杰说。

 创新物流模式、释放政策效应,无缝衔接“海上丝绸之路”,郑州正在打造属于自己的“大航海时代”。来自郑州市物流口岸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郑州市海铁联运业务量累计完成超4.2万标箱,已远超去年全年的40689标箱。


热线:010-52877375/76 版权所有:《金融周刊》 豫ICP备2023007820号-1
版权所有©2014-2015 www.365t.org 郑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