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布消息称,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央行决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今年以来,受美联储持续加息影响,美元指数不断走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元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上涨超18%。其中在9月23日,美元指数上破113关口,创2002年1月份以来新高。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采用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这一逆周期调节工具,对远期售汇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目的在于通过增加银行从事相关业务的资金成本和企业远期购买美元的成本,减少远期购汇需求中的套利需求等非真实需求,约束远期外汇市场中的不理性行为,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和单边变化预期,有利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下的双向波动。
央行于9月26日9时16分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后,当时跌破7.16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线拉升,9时18分回升至7.1357。
在此次出手前,央行于9月5日宣布,自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意味着政策面已开始释放稳汇率信号。考虑到当前人民币汇价并未出现脱离美元走势的快速贬值,提高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具有未雨绸缪性质,旨在进一步稳定汇市预期。
庞溟表示,人民币汇率最近的走势,更多是在美元指数近期强势抬升背景下相对美元的被动性贬值。短期来看,美联储如果继续采取鹰派立场激进加息,中美息差有可能继续加大,叠加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衰退风险和通胀压力高企等因素,美元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强势地位,人民币汇率仍有可能承压。
王青预计,下一步,若出现人民币汇率脱离美元指数走势的异常波动,央行除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外,还可采取重启逆周期因子、加大离岸市场央票发行规模、强化跨境资金流动性管理等措施。除以上具体措施以外,监管层还可进一步强化市场沟通,引导市场预期,防范外汇市场顺周期行为引发“羊群效应”。
“尽管年底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有被动贬值势头,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处于实质性弱势,或汇率风险升温,其中一个标志就是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将保持基本稳定。”王青表示,这也意味着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不会对国内宏观政策灵活调整形成掣肘,稳增长措施还会适时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