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最近参加了一档新综艺《非来不可》,在节目中说了一番话,上了热搜。
“别人说了谢谢你,我会为没说不客气而焦虑;别人说对不起,我会为没说没关系觉得自己不礼貌……
我会为一切事情焦虑。”
此话一出,不少网友表示深有体会,已经在共情了:“这说的不就是我嘛。”
但大多数人则认为李雪琴如此优秀,还会如此焦虑,已达到是内耗严重的程度了。
李雪琴不是第一次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
2022年的《五十公里桃花坞》,海边喊话环节,李雪琴面对着大海,说出了一段内心真实独白。
她说自己是个情绪特别不稳定的人,会因一点小事,就陷入巨大的悲伤痛苦和自我否定之中。
会经常莫名其妙地不高兴沮丧,一个人低着头呆在那里。
会因为情绪问题而迁怒于朋友,让朋友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负面情绪。
网上总说要跟有能量的人做朋友,她就很绝望,觉得如果大家都跟有能量的人做朋友,那谁愿意跟自己这样的人做朋友呢。
她是边哭边说的这段话,令很多观众破防。
李雪琴的确并没有节目中表现得那般能驾驭好各种人际关系,她幽默开朗的背后是敏感脆弱,情绪低迷。
在综艺《毛雪汪》中,她甚至对毛不易直言,不开心是她人生的一个常态,开心与否对她来说已经不是有多重要了,只要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状态就可以。
在2023年4月份开始,她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系列自嘲自黑的内容,比如:“我是一个很有追求的人,我追求的是不被人生打败。”“我不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我只是一个很悲哀的人。”
李雪琴,的确应该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寻求一定的专业帮助。
丧曾经是李雪琴的艺人标签,在舞台上她以嘻嘻哈哈、玩世不恭,调侃自己的焦虑、颓丧、不知所措,这种反差制造出的笑点,是她走红的流量密码。
在不到三十的人生中,把李雪琴一劈两半,一半是才华横溢的幽默天才,一半是饱受抑郁症折磨,始终丧且平凡的女孩。
1995年出生于东北铁岭的李雪琴,本名李雪阳,父亲是做生意的。
14岁之前的李雪琴,不愁吃喝,人生顺风顺水,转折点发生在2009年,那年父亲生意失败,抛下妻女二人,欠债跑路。
初三那年,李雪琴的父母正式离婚。
在李雪琴的描述中,其母亲贾女士表面豪爽,风风火火,实则生性脆弱胆小。家道中落后,贾女士很敏感,情绪也不稳定,李雪琴是她唯一的发泄口,“有的时候写完作业,在家看电视都会被她大骂一顿”。
李雪琴却看懂了妈妈:“那是因为悲伤。”
(这些照片被心理学家解读为,妈妈其实是站在李雪琴背后,需要李雪琴保护的人)
有次李雪琴考了第二名,邻居说离婚影响到孩子了,妈妈大哭,从此她再也不敢考第二。
本该处于叛逆阶段尽情释放的李雪琴,早早逼迫自己成为一个大人,在心理上,小小的她一直背着妈妈,走出失婚泥沼。
在李雪琴的记忆中,妈妈是“长不大”的,她不认路、特别害怕自己出远门。
贾女士第二次到北京,是为了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
活动开始前几天,李雪琴特意带着她走了几遍从宾馆到体育馆的路线,可到了典礼开始那天,她还是走丢了,最后只能慌慌张张地给女儿打电话。
成名后的李雪琴在段子里自嘲,贾女士是自己带大的。
李雪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作《其实也没那么惨啦》,澄清自己和妈妈的关系,说“妈妈是一个很可爱很可爱的小女孩”,但又担心大家把矛头指向评论者,强调“当然所有话的确是我亲口承认的”。
我看到的是,青春期后,李雪琴每天思考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让妈妈开心。
后来发展成如何让更多的人开心。
“极度讨好型人格”,李雪琴觉得这是形容自己性格最精准的词汇之一:“我最怕别人不喜欢我。”
2013年李雪琴考上北大,进入了自己不感兴趣的新闻学院,替母亲实现了梦想后,她立刻觉得轻松了许多,她选择大学期间彻底释放自己。
她是能逃课就逃课,能玩就玩,但是因为天赋异禀,天资过高,玩着照样能拿到北大的奖学金。
大四那年,她遇到了爱情。在这段恋爱里,PUA、劈腿等狗血戏码轮番上演,男友刷着自己的校园卡请别的女孩看电影。
这段失败的感情,让李雪琴被确认患上了抑郁症。
李雪琴那时候写的诗,字里行间呈现了一个女孩的孤独不安、愤懑苦楚、离群索居。
也许正是这段经历,才让李雪琴几年后在节目中说出不要相信爱情,要相信人品这样的金句。
在毕业论文等各种压力下,李雪琴再度逃离,去到了纽约大学读书,她以为换个环境会好,没想到极度不适的李雪琴,病情更严重了。
在那个状态下,她有一次试图结束生命,幸而自救成功。
她休学逃了回来。
2018年,23岁的李雪琴休学回国,进入朋友的公司工作依然迷茫,找不到太多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
也是那一年她开通了自己的抖音账号,因为和偶像互动的视频,一跃成为百万粉丝网红。
后来的事儿我们都知道了,时代总在造英雄,但没人保证,英雄成功后就会快乐。
成名了,名利双收,李雪琴为什么还不快乐?
第一,她的工作节奏应该相当紧张,能享受自我的时间很少。
李雪琴本身没有很强的物欲,但总是担负着不匹配的巨大责任感,无法停止工作。仿佛一旦停止奔波赶路,自己就会立马被时代变革的浪潮卷走。
青春期的李雪琴,住校念书时,周围同学的生活费是每月500元,但她就只有100元,彼时她最渴望的事情就是能和同桌一样,买一根6块钱的自动铅笔。
我完全相信,这段不太富裕的日子在李雪琴心里留下了一道疤,叫作恐惧。
就像她自己在采访中所说,自己现阶段的人生目标只有赚钱,钱能给人安全感,陪伴和爱都有,但最根本的是看病不能拿不出钱来。
她总是习惯性做最坏假设,做最强防御。
第二,进入娱乐圈本身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的事儿,这里面有太多复杂的人际需要处理,也需要很高的智慧去找到自己的位置。
关于要成为一个段子手的初心,李雪琴说过:“现在不快乐的人太多,我想做让人快乐的事。”
但娱乐圈本身是一个大家都不太快乐的地方,这是一个暗流汹涌,极度高压的环境。
在《桃花坞》里,她要过自己最不擅长的集体生活。
被宋丹丹怼被批评,她也很少有过反抗,都是顺应别人的要求。
一年后,我们知道宋丹丹和她的关系僵持到,曾经私信她:“炫耀聪明和炫耀财富一样,让人看不起。”
也闹出过“辣目洋子把李雪琴踢出工作群”的热搜。
她跟着陈坤做过行走的节目,在四川贡嘎山,因为不详原因,李雪琴崩溃大哭。
当时,她对着镜头说:“我现在特别希望谁能一枪打死我。”
是早期的李雪琴,今天的她显然更游刃有余,但这更多是真实的人格适配了,还是更多的让渡了自我习得了技巧,未可知。
但这些压力叠加,她面对镜头直接说,她在工作后,再度自杀过一次。
看似热闹的娱乐圈,我并不清楚李雪琴是否拥有不设防信赖的朋友,如果没有,就意味着她会更少坦露自己的负面情绪,更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并不断反省。
“也许他人只是指责了她一次,但她因此指责了自己一百次。”
成名的一个弊端就是,她会越来越在意外界的声音。
成名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会向她索取,但她依然没有学会拒绝。
她活得小心翼翼,觉得周围的人都要依靠她,自己始终把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第一位。
她说害怕被别人批评,别人的责骂和批评,能让她想给对方跪下。
这样的情绪反应,显然是让人担心的。
快乐是李雪琴最迫切渴望的。她经常自我发问,为什么自己不快乐。
甚至想做一个节目,想看看大家是怎么快乐的。
“情绪内耗”是当下年轻人非常热门的词语,简单说就是,“对自己无法建立真正的肯定”。他人的评价如果是“第一支箭”,内耗是“自己射向自己,没有底线的箭,想射多少射多少”。
与它相反的就是“情绪稳定”。3岁的王诗龄在参加《爸爸去哪儿》,同伴想抱她,没抱动,同伴说“你太胖了”,她平静地说“你应该多喝酸奶”。
这是什么思维模式呢?“抱不动我不是我单方面的问题,你也有问题。”时髦点说,王诗龄3岁就掌握了情绪稳定的珍贵技能。
表面的稳定像冰山露出的一角,深入下去,是太多与生俱来的条件,是过剩的爱和钱,是根植内心不自知的底气。
对于李雪琴而言,一颗过于敏感纤细的心,在这复杂的世上存活,本身就会无法适应而不断感伤,不断玩味参差错落的人生百味,不断怀疑。
而被时代和行业的洪流裹挟前行的她,在各种激流险滩里,各种险恶压力里,她没有学会强壮的心,还要适应很多伤害。
希望雪琴能寻求更专业的力量帮助自己,以及,拥有信仰去依靠。
前一阵她在自己的老同学视频中说道:
“我很期待30岁的生日一过,蜡烛一吹我眼睛一睁开,我一下人松弛下来了,我特别期待30岁。”
祝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