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现在时间是:
工作人员查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时政综合

全面小康 央企担当,最美的故事在这里!

更新于 2020-12-28   | 浏览次数 493

12月23日,由国资委宣传局、人民网联合主办,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央企新闻网承办的“全面小康 央企担当”第三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发布活动在京举办,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出席活动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本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征集展示活动共收到作品1600余件,遴选出优秀作品280件,这些作品生动展现了广大中央企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贡献,展现中央企业广大干部职工锐意进取、拼搏奉献的精神风貌。

发布活动现场公布了获奖作品名单、优秀组织单位等,分“大国工匠,央企脊梁”“科技创新,央企使命”“脱贫攻坚,央企力量”“战疫有为,央企担当”四个篇章,通过情景剧、讲述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交流展示了《雅砻江不会忘记》《杨宗立:一人一江一辈子》《单色的彩虹》《扶贫故事——李杏花上学》《门》等十个作品。现场观众深受感染,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人民网等部门单位,国资委厅局有关负责同志,中央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出席活动。人民网进行了网络直播。

今天小新为大家分享展播内容

一起来聆听央企好故事——

PART 1

大国重器,央企脊梁

雅砻江不会忘记

◆国投◆

雅砻江不会忘记
自动播放
11:20

(上下滑动进行翻看)

大家知道世界最高的双曲拱坝在哪里吗?世界最深的暗物质实验室,又在哪里?这两个之最,其实在同一个地方,在中国,四川凉山州雅砻江上的锦屏水电站。

锦屏是什么样子呢?时任三峡总经理到现场后的慨叹:“三峡最大,锦屏最难。”

在锦屏有这样一句话“第一批人爬着进去的,第二批人走着进去的,第三批人才能坐车进去”。第一批建设者,住哪呢?在数十米高的悬崖上,凿出洞,把木棒插进去作为支撑,上面搭木板,这叫吊脚棚。入睡之前,都要抖抖被子,看看有没有蛇,他们说“这叫与白娘子共舞。”

锦屏的开发方案,颇有争议。其中最难的一个,是中国水电人的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谋划的,一个大胆的设想,截弯取直。简单来说,就是在锦屏山下打洞,把水直接引过去,建设一个大坝,两级水电站,最大限度利用了水能资源,还能完整的保住地面上的大河湾。

这个设想引起了国内外激烈讨论,外国专家说,这是个天才的设想,但是,中国人干不了。有人说,如果打通了,我把头放在那。

是啊,因为这个设想已经到了当时世界技术的极限,人类探索的禁区。

该怎么抉择呢?是继续跟在国外技术屁股后面爬行吗?还是站起来,走出一条中国水电人自己的路!

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太难了。

方案确定后,建设者首先遇到的是世界水电的三大难题:超强岩爆、高压突涌水和独头掘进。这一切都是因为,要在大山深处2400米之下,打世界上最深的隧道。是的,是世界最深的。没,有,之,一!在这干活,必须穿着防弹衣,安全帽换成军用钢盔,就即便是这样,都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在一次最大的涌水事件中,在昏暗的山洞中,水从头顶直喷下来,发出像飞机发动机那样的声。水深近三米。淹没巷道二公里。怎么办?

为了堵水,他们穿上防弹背心,喝几口老白干抗寒,轮流上。他们抱着铁管被水冲得团团打转,冻得浑身发紫,全身是水。分不清哪是水哪是泪!

水堵不住,洞子打不通。隧洞掘进停工了。建设者们心里受着煎熬:这么多水,什么时候才能堵上?时间都用去堵水了,这隧洞,还能通吗?锦屏的方案,还能成吗?

那一年的春节,大家还在工地,很多人半年没回过家了。一位记者拍下了现场视频带回来,在家属区里播放,结果整个现场哭声四起。大年三十的晚上,妻子们排着长队打电话,求自己的丈夫回来,说锦屏,不是人待的地方,不是人干的工作。

家属区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是一群等着打电话妻子们。千里之外的建设工地,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是一群等着接电话的丈夫。打电话的人哭,等着打电话的人也哭,打电话哭的打不下去的人,放下电话还在哭。

施工受阻像阴影一样罩在心头。过年了,酒过三巡,这些男人,抱头痛哭。他们说,对不起家人的期待,对不起锦屏工程,更对不起,国家这么大投入。难道,就这么打水漂了吗?

这样,不断研究国内外从没有用过的先进技术,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一晃,就是6年。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锦屏水电站引水隧道贯通了!一位老领导自豪的说,我们终于可以挺起腰板,向世界宣告,困扰世界水电建设的几个难题,在中国永远成为了历史。世界水电从此进入了锦屏时代。

作为建设者,他们非常自豪,作为一个国投人,他们非常骄傲。

建设的苦,看得见,心里的苦,是看不见的。

锦屏工程勘探时期,有一对搞地质工作的年轻夫妻一起来到锦屏。女儿刚刚两岁,托给小姨看。有天深夜,当妈妈的辗转难眠,思念自己的女儿。想着想着,她突然记不起女儿的模样了,越是在脑中搜索就越是记不起。她忽的坐了起来摇醒熟睡的丈夫说:“不好了,我记不得闺女的样了!”丈夫看着她恍恍惚惚的神情,急忙打开电脑,找出孩子的照片。看着看着,伸出手,轻轻抚摸屏幕上的孩子。

人生的路,也不是没有别的选择。为什么非要来雅砻江?他们说,这是咱们的事业,咱们的担当,是国家的需要啊。这些年,他们哭过笑过甜过苦过难过累过,但是,无怨无悔。

80年代,建二滩我们跟着外国人走;新世纪,建锦屏我们自己跑;新时代,中国水电人已经成为世界的领跑者!

如今,雅砻江的电已经送到苏州,华东电网,三万八千名水电建设者又奔赴了他们的新岗位。

我们相信,雅砻江不会忘记!

我们相信,时代不会忘记!

我们相信,祖国不会忘记!

十年高空起舞 磨砺出彩青春

◆国家电网◆

00:00/00:00倍速 画中画

(上下滑动进行翻看)

“这一大片玉米地,怎么钻?又闷又刺痒,没有其他路吗?”“这是最近的路,也是巡线的必经之路,你用工作服把头蒙上,露出眼睛,走几步停一下,再抬头检查导线!”这是十年前,刘洪吉第一次跟随师傅巡线时的场景,当时被玉米叶刮蹭的疼痛和花粉刺痒的感觉记忆犹新。如今,他由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长为河北南网特超高压带电作业领军人才,十年间,面对一次次更加艰巨的挑战,他再也没有了当时的犹豫,而是迎难而上,一路向前。

刘洪吉身材瘦小,个头也不高,可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灵巧,目光中充满智慧与淡定。刘洪吉的带电作业故事,要从一个年少时的梦想讲起。

中学时期的刘洪吉经常看到穿着银白色作业服的工人像蜘蛛侠一样在银线上自如地穿梭行走,他被科幻电影一般的场景深深吸引,在一次次仰望与好奇中,热爱的种子也悄然埋下。考大学时,他义无反顾地填报了输电相关专业。大学期间,他潜心学习专业知识,一直在学校保持着专业第一的成绩。2010年,刘洪吉来到国网河北检修公司,如愿成为了一名输电线路工人。

梦想成真的刘洪吉还来不及高兴,就被现实泼了一头冷水。第一次爬塔他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中途休息了三次,腿上被脚钉和塔材磕得淤血遍布,下塔后屁股疼了整整一星期。

刘洪吉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在爬塔这项基本功上尝尽“苦头”。

但现实没有魔法,唯有决心、努力和勤学苦练。为了提高速度,他把爬塔作业过程全部拆解,严谨地分析每一个环节,反复仔细测算:如何系安全带,可以减少一个动作,节省半分钟;如何放置工具,方便拿取,节省半分钟……经过不断摸索调整和日复一日的训练,最终他达到了上塔、完成作业、回到地面仅用时7分钟的惊人成绩。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他在入职仅仅一年后,在公司举办的输电专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同期入职员工中最好的成绩。2012年,他又代表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参加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的输电线路带电比武技能大赛,在各个网省公司万里挑一的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全国带电作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此后,只要公司组织的专业技能竞赛,刘洪吉一定是带电作业项目的冠军,同事们开玩笑说,“有他参加的比赛不好看!毫无悬念。”

就这样,在不断地学习和磨练中,在百米高空、百万伏高压下,在汗水浸泡透了的屏蔽服里,刘洪吉迅速成长着。

众所周知,带电作业人员被称为电力检修行业的“特种兵”,他们徒手攀爬近百米的高塔,在铁塔和导线上行走和操作,在进入强电场时,以衣引电,与5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导线“零距离”接触,他们365天24小时随时待命,对满足带电作业条件的缺陷隐患及时消除,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时间,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刘洪吉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一步一个脚印探索、求学、研究、成长的。

2014年6月,为提升设备健康水平,500千伏柏集线路急需更换大量零值绝缘子。柏集线同塔双回,导线张力大,绝缘子吨位大,更换过程存在较大困难,刘洪吉主动请缨。

作业当天,在500千伏强电场环境中,刘洪吉穿着厚重如铜丝“铠甲”般、密不透风的屏蔽服,像钉子一样在导线上足足“铆”了两个多小时。气温接近40℃,4片零值绝缘子全部更换完毕后,他爬下铁塔,手套一倒,一大股汗水“哗”地流了出来。

亲身实践过后,善于思考的他快速总结出作业中的存在的弊端和可以改善的流程,之后他与班长建议更换作业工具,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最终使剩余绝缘子更换的时间减少三分之二。

这一次工作效率上的提升引燃了他技术创新的激情和信心,自此以后,一项项“新作”接二连三地从他手中诞生。

在工作中,刘洪吉发现防污绝缘子上的R销没有专用工具拔取,经过数十次的试验改良,他制作出500千伏防污绝缘子装拆工具,使更换绝缘子的作业效率提升三分之一。他还根据现场需要,积极创新带电作业方式,其中500千伏同塔双回沧骅线V串进电场方式及500千伏清保线路引流线吊篮进电场作业方式,两项作业方式均为河北南网超高压线路首创。

2015年,国网河北检修公司成立了以刘洪吉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创新上,从一个人渐渐发展成一支队伍,释放出更大的能量。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带领工作室成员研发出“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笼式钢性跳线提线装置”、“应用于高空悬垂作业的安全防坠装置”等创新成果30余项,其中“输电线路大型无人直升机巡检、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管控”项目获得国网公司青创新赛金奖,12项获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及以上优秀成果奖励。工作室5人被评为线路带电检修高级技师,3人被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评为优秀专家人才,3人被评为该公司首席员工。

2018年,刘洪吉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提到工作心得时,他说“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要与电相生相成,相因相生,哪怕有一点点技术上的进步,都会让在高空中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成倍提高,这是我奋斗的意义和方向。”

近年来,随着国家交直流特高压电网飞速发展,带电作业也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刘洪吉和时间竞走,与自我较量,在一次又一次机遇和挑战中实现突破。

2019年11月19日,在沧州黄骅滕庄子乡,刘洪吉成功进入1000千伏特高压电场,消除了线路缺陷,完成了河北南网历史上首次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成为河北南网特高压带电作业第一人。

为了这一刻的万无一失,他和团队提前进行了数十次的模拟试验,并在作业前提前勘察研究塔型,严格测算各项安全距离,对作业方案及组织措施、作业指导书等前后进行了数次修改,所有的工器具都提前进行合格试验,确保作业安全顺利。而在这背后更有河北南网几代带电作业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经验传承、潜心钻研和殷切期盼。

顺利进入电场的一瞬间,刘洪吉只听到寒风和嘶嘶的电晕声从耳边擦过,他抑制住内心的激动,稳步走上导线,他知道,在广袤的燕赵大地上带电作业技术又有了质的飞跃。

胜利的喜悦还来不及沉淀,刘洪吉和他的团队马不停蹄又投入到新的、更大的攻关挑战中。

2020年6月18日,在河北邯郸临漳县,一架双发轻型直升机用吊篮法吊挂2名等电位检修人员缓缓靠近±800千伏昭沂线,经过1个小时的带电作业,线路缺陷成功消除。

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直升机对特高压直流线路进行带电作业,标志着我国带电检修技术继续国际领跑。而这一次,刘洪吉以工作负责人的身份全权负责并全程监护了此次作业。

“当时我就像钉子一样钉在现场,目不转睛,虽然我没有在直升机吊篮里,但我比作业人员还紧张,每个作业流程我都熟稔于心。我知道任何一次作业,只有整个团队配合默契才能顺利完成,我为团队的力量感到骄傲。”旷野上,高塔下,阳光普照,身着工作负责人红马甲、臂带党员红袖章的刘洪吉眼神坚毅,仿佛看到更远地未来。

“爸爸,小朋友问我您是干什么工作的,我都会告诉他们,我爸爸是电力工程师,是厉害的‘蜘蛛侠’!”儿子崇拜的眼神让刘洪吉感动,也总会让他回忆起自己年少时曾经仰望的那些银线“蜘蛛侠”。

过去的十年,刘洪吉累计参与带电作业400多次,减少停电3000多小时,折合社会经济效益11亿元。十年高空“起舞”,他始终遵循“做好一名工人能做的”这句话,一步步从工人迈向工匠,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他用一颗赤子之心默默守护着国家能源大通道的安全,默默守护着身后万家灯火通明。这是他的第一个十年,接下来还有第二个,第三个……

杨宗立:一人一江一辈子

◆中国三峡集团◆

00:00/00:00倍速 画中画

(上下滑动进行翻看)

从办公楼走到食堂,约摸五分钟。他时常低头不语,脚下生风,仿佛连食堂里都有急事儿、要事儿等着处理。

有人一见他就“怕”,想让他点头同意方案,先派三个人,准备十条充分理由,再去汇报吧。

有人提醒他不要“管太宽”,混凝土浇多少,让施工员去算,何必自己动手?

可大家谈论更多的,是他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勤俭节约、大公无私的故事。他像水轮发电机组里的“转子”,一辈子绕着长江“打转”,向世界递出了三峡、向家坝、乌东德等世界超级水电工程的“名片”。

他叫杨宗立,三峡集团三峡建设管理公司乌东德工程建设部主任、党委副书记,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艰苦创业:双脚走出“优化设计”之路

2011年,三峡集团将杨宗立派往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担任工程筹备组组长,要求他当好这座超级工程的“现场总指挥”,在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之外,为共和国再造一座“西电东送”的新时代大国重器。

乌东德有什么?有峡谷密林、急流险滩,就是没路、没水、没电、没通讯。

“怕什么?哪怕是扫地,我也要扫出个名堂来!”

他带着手底下仅有的十几人,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谋划一座宏伟的水电工程。而蓄势第一步,是踏勘坝址环境,与设计单位一起优化设计方案。

踏勘路上,杨宗立遇到过能把船掀翻的浪滔,徒步穿越过花椒地、油桐林,偶尔找到通往村庄的羊肠小道,也纯属侥幸。为让施工方案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敢于走完整个施工区,杨宗立是乌东德第一人。

三个月后,杨宗立团队顺利完成踏勘。在此基础上,他又带领队伍,对工程展开科学论证,最终对预可研报告中的施工总布局进行了彻底优化。

统计数据显示,对比国内同类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的可研工作结束得最早,且前期设计与后期施工基本无偏差。

爱岗敬业:心中有工程,眼里就有“法”

“我不是因为热爱水电而选择水电,而是因为选择了水电,就一定要去热爱。”从参与三峡工程建设的那天起,杨宗立就认定了这个“死理”。

杨宗立,曾参与建设了世界最大船闸——三峡船闸,担任过项目部副主任。船闸有水调试的那个冬天,某天晚上,准备睡觉的他,被施工方的一个电话请到了现场。

“廊道进水了,但他们不抽走!”负责输水廊道施工的单位向他告状。“仪器显示泵房里没水来,怎么抽?”负责抽水泵房管理的单位很委屈。

究竟谁对谁错?一向重证据实的杨宗立,索性带上两名工人,从80多米高的竖井爬下去,一头扎进了刺骨的冰水里。摸索一番后,率先找到症结的他钻出水面报喜:“找到原因了,盖板被堵了!”

问题迎刃而解,大家不得不佩服杨宗立的狠劲儿:11月的三峡,水下得多冷,他居然敢跳!

热爱换来了回报。2003年,他带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工程建设部航建项目部,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铁算盘”的节约之道:不浪费国家一分钱

荣誉加身,可有人却说,这个小老头怎么还对自己这么“抠”,每次出差途中,都只搞一碗面吃。

但在乌东德水电站,他首创“限额设计”管理方式,“抠”的都是不该乱花的冤枉钱。

在修建右岸永久道路时,为避开右岸滑坡区,设计方想在左岸先修一座大桥,直通右岸滑坡区下游,避开障碍后接着修路。

杨宗立没同意。“明明能找到既节约钱和环境资源,又能保证施工效果和质量安全的方式,为什么不用?”

设计方没辙,一番研究下来,还真找到了“最优解”:为何不直接从右岸打个隧道,避开滑坡体后再修一条明线道路?造价低,工期快,建设难度还不大。

但限额设计,首先要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在永久工程的施工中,杨宗立向来“不节约”。

地下电站灌浆施工,肉眼看不见,施工单位容易造假。杨宗立很生气:“不管你灌了多少浆,全部重新做!”这还不够,为彻底“治本”,他组织研发智能灌浆系统,实时监测灌浆过程和效果,推动行业技术革新。投入增加了,但无人敢造假,工程质量安全有保障,这比节约钱更让他舒心。

青山拥抱大坝,英雄不负志气。如今,乌东德水电站投产发电机组已过半,国家重大工程已展翅腾飞。

“我们以山为伴,与水共舞,从城市到乡镇,再到村队,越走越远,越走越偏,但我们没有退缩,没有后悔。”站在大坝之上,奔涌的金沙江从脚下呼啸而过,此时此刻,杨宗立的眼里,却是一片平静。

PART 2

科技创新,央企使命

海拔4750米 生命禁区里的守望者

◆中国中铁◆

00:00/00:00倍速 画中画

(上下滑动进行翻看)

1961年,中铁科研院西北院为了破解青藏铁路高原冻土区筑路技术难题,在青藏高原海拔4750米的风火山北麓,建立了我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全年值守的多年冻土定位观测站,一批又一批科研工作者,在这里开始了一场长达59年的科研事业。

59年,这里空气稀薄、荒无人烟、气候极端恶劣,是生命禁区中极为险恶的区域,冬季气温低达零下43度。

59年,这里的科研工作从未停歇,先后有200余名科技工作者奋战在这个生命禁区,挑战高寒缺氧。

59年,先后有4代科研工作者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生命献给了冻土科研事业……

孜孜不倦,奉献青春书华章

今年59岁的李勇是现任风火山观测站站长,他和同事们在这片生命禁区坚守了37年!

1983年,李勇从南京气象学院毕业,分配到西北院,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他自告奋勇来到风火山观测站搞科研。初到观测站,李勇主要从事地温场数据观测。冬日,刺骨的寒风吹打着僵冷的身体,大雪过后,灿烂的阳光刺得眼睛扎疼;夏天,时而风雨交加,时而电闪雷鸣,时而又冰雹阵阵,如同上演魔鬼剧。

1985年秋末,大雪封山,寒锁高原,李勇顶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乘坐没有暖气的大卡车,纵使穿上羊皮棉袄、羊皮裤、棉皮鞋,也难以抵御严寒,靠驾驶室窗户的半个身子冻麻侧转后背,后背冻麻木了又换回来,颠簸10余个小时,到达观测场后走路都变了样。

青春的记忆总是令人难忘。时光飞逝到2001年,李勇已经在风火山观测站奋斗了整整18年。当年那个英姿飒爽的青年已成长为一名质朴憨厚的中年男人,也成为了观测站的技术骨干。

艰苦奋斗,生命禁区中实现科研突破

2001年6月,青藏铁路终于开工了。李勇毅然选择坚守在青藏高原,承担风火山观测站的科研工作,并全面负责清水河、沱沱河等试验段科研测试工作。

冬天的风火山异常寒冷,平均气温达零下20多度,测试要跨越数十个工地,上千个观测点,李勇带领观测科研团队严格按照测试频率,逐点测试、逐个读取记录。有时候用来测地温的温头常常被冻结,只能用手暖化后再进行观测;有一次抄平观测,突然下起了大雪,为了保证仪器正常工作,李勇果断地脱下棉衣,把仪器包裹起来,待观测结束后,他全身都冻麻木了。

2002年底,李勇发现试验段路基出现了异常沉降,他一方面对观测工作进行了彻底自查,另一方面增加观测点和观测频率,经过半年多的论证和现场挖探,终于查清了缘由:路基成型后,本身的沉降抵消了寒季冻土的冻胀量。时任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高兴地称赞:这是冻土研究的深化!

专心科研,留下4代人心血与汗水

2019年3月25日,央视《朗读者》深情回顾了中铁科研院西北院几代人,在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发扬风火山精神的故事。看到电视节目的那一刻,李勇激动的哭成了一个泪人。常年累月在高原工作,李勇头发脱落,牙齿松动,患上了关节炎和肩周炎,遇到阴雨天就异常疼痛。

59年来,中铁科研院西北院先后派出了200多名科技工作者前往风火山观测站开展科研攻关,这里留下了4代科研人的心血和汗水。

风火山上读不到报刊、听不到广播、更看不到电视,生活十分单调、枯燥、乏味。夏季,上山的人多了,山上还有几分生气。可是到了冬天,大批的科研人员撤回兰州,三、四个人留守在山上,孤独和寂寞就更加难以排遣。特别是逢年过节,内地是万家团圆,欢天喜地;山上却是孤孤单单,冷冷清清。夜里,他们常常蜷曲在冰冷的被窝里,在心中向远方的亲人默默祝福。

传承精神,“风火山”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如今,青藏铁路已经通车并持续安全运营,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与风火山观测站冻土科研团队艰苦付出息息相关。他们的冻土科研成果走出青藏高原,为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哈大高铁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还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到“莫斯科-喀山高铁”等国外寒冷地区的高铁建设。

风火山观测站,突破了青藏高原修建铁路的筑路技术难关,先后获得“全国铁路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李勇个人也先后获得铁道部科学技术奖、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青海省劳动模范、青海省和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17个奖项。这些荣誉是对他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他极大的鼓励和鞭策。

“北斗”发射暂停后的168小时

◆航天科技集团◆

00:00/00:00倍速 画中画

(上下滑动进行翻看)

盛夏的西昌,雾气袅绕,群山苍翠。或许,这本来就是一个让思维尽情伸展的地方,更何况,群山深处的发射场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挺拔地矗立在发射塔架上,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即将迎来拥抱的太空时刻。

这是发射前的最后一晚,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已按工作流程完成了常规推进剂加注,开始进行发射前的功能检查,一切都在按计划和程序进行着。指挥大厅里,火箭、卫星“两总”和试验队员们在各自的工位上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查看着测试数据。

时针刚过20点,开始进行加电测试,火箭副总师罗巧军和试验队员陈明航不约而同地皱起眉头,电脑屏幕上三级发动机I分机减压阀出口压力降低,数据出现异常!

“会不会是测试设备出现故障,造成了数据异常?”陈明航带着疑问,三步并作两步,一路小跑冲到测试间。然而事实犹如一盆冷水泼下:测试设备工作正常。

“与正常情况下的数值相差了一点几,这可不是小事情,减压阀的状态直接影响三级发动机能否正常工作”。匆匆赶赶到测试间的罗巧军,目光是焦急的,语气是严肃的。

离发射时间还有不到13个小时。突发的状况瞬间打破了指挥大厅里的平静。

这次发射是我国北斗“三步走”战略任务的收官之战。举世关注。发射任务能否成功,不仅关系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否按计划完成星座部署,也关系着2035年前我国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建设进程。发射一旦失败,还将造成巨额直接经济损失。

“任何一个细微的故障都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话音未落,身在指挥大厅的三级发动机研制单位——六院北京11所所长岳文龙已经带领着现场的试验队员们开始了争分夺秒的故障排查工作。“颜勇副所长,请你通知宇航处、质量处等部门火速到岗。”“登丰主任,请迅速组织研制队伍到岗,全力保障前方故障排查!”久经沙场的岳文龙在第一时间与留守北京的研制队伍建立起故障排查的快速通道。

20点40分,西昌研制队伍召开紧急会议。经过讨论,专家们迅速达成共识:如果排除测试设备问题,那么阀门产品是否存在问题需要尽快排查,如果问题定位于阀门产品则需要迅速更换同类产品,以便继续实施后续发射流程。按照这样的操作,仍然赶得上第二天的发射窗口。

22点30分,从发射塔架传来消息:在减压阀壳体上发现了一处鸡爪形的细小裂纹!

此时的北京11所科研大楼内,颜勇、刘登丰正在和研制队员们专心致志地进行着交付产品状态和数据分析排查工作。前方传来“阀门壳体出现鸡爪形裂纹”的消息,顿时让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起来。颜勇二话不说,当即和研制队员来到阀门车间,对同批产品进行检查,希望可以从中找到故障发生的线索。针对发现的类似裂纹,研制队伍迅速与材料专家展开了断口失效分析,在阀门车间实地对产品更换的流程进行了预演,并把更换情况和数据第一时间传给了西昌发射中心的队员们。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西昌、北京,试验、研制队员们拼尽全力为第二天上午的发射任务做着最后的准备。更换阀门是当务之急!在岳文龙和罗巧军的带领下,西昌发射中心的试验队员们根据北京传来的数据,对故障阀门进行了更换,更换后的阀门测试参数一切正常。但大家的心情却没有因此而轻松。

更换工作只是对故障阀门进行了处理,而故障真正的原因还没有精准定位。为什么会有裂缝?裂缝是如何发生的?是材料问题、工艺问题、安装问题、设计问题还是生产问题?是否存在未知隐患?大家焦急地等待来自北京的检测结果。

等待的过程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此刻此刻,在北京的研制人员正带着同批次阀门急匆匆地赶到了材料研究所,和专家们一下进行着组件失效分析试验。凌晨1点,同批次产品抽检试验已成功复现故障,故障原因初步定位。

“必须确保不带任何隐患上天!” 指挥部领导在听取故障初步分析汇报后,慎重研究决定,暂停此次任务发射,切实查明原因,找到解决措施。

发射被叫停了,而故障归零工作却在更加紧张的进行着。嘀嗒,嘀嗒……时针已指向第二天的凌晨四点,办公室里、会议室里仍旧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一边是在比对试验参数,梳理质量复查要求。另一边在讨论可能造成故障的各种原因。虽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但是“不带任何隐患上天”的要求绝不能打折扣。

早上8点,办公室、会议室、试验室、车间里的战斗还在进行;和材料专家、工艺设计一起开展失效分析,复查不同批次产品的装配时间、使用时间、批次情况等工作仍在继续。下午16点,问题阀门被带回北京接受材料检测。从西昌发射中心刚刚返回的岳文龙所长,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一头扎进了会议室,和研制队伍一起开始了故障分析。

整整两个昼夜,没有一个人合过眼。熬红的双眼、嘶哑的声音、起泡的嘴唇,再多的辛苦都抵不过大家坚持到底的信心,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彻底归零的决心。

执着的坚守,顽强的攻关,迎来了希望的曙光!经过研制队伍36小时的齐力攻关和艰苦奋战,故障原因彻底排查清楚,故障精准定位!

与此同时,在北京、四川西昌、陕西西安的火箭卫星研制专家、上级领导以及中国钢研的材料专家对问题进行了剖析定位,达成了可以归零的结论,决定使用合格替代产品继续执行发射任务。

在“北斗”发射暂停后的72小时,替换产品被带回西昌,完成更换。可以重启发射任务!

在随后的几天中,火箭先后完成了助推器氧箱更换、推进剂加注、负12小时检测等任务。

6月23日上午重启发射的时刻即将到来。指挥大厅里,比以往多出了几十个人,那是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记者,七八台摄像机摇来摇去地拍摄。虽然记者们都悄无声息,没有对现场的工作造成影响,但这氛围给所有人都造成了一种无形的心理负担。

9点43分,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和喷薄而出的熊熊火焰,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搭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慢慢升空。

“火箭飞行正常。”

“一、二级火箭分离。”

“二、三级火箭分离。”

“跟踪正常。”

“遥测信号正常。”

……….

每到一个关键节点,大厅里都爆发出一阵欢呼和掌声。

北斗三号第55颗卫星终于被安全送上太空,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争分夺秒、不眠不休,火箭三级发动机研制队伍用顽强拼搏和团结协作,在发射前的168小时里胜利地打赢了一场攻坚战,高质量、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伴随着北斗组网任务的完美收官,所有人都彷佛看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20个金色的大字和中国北斗精神正在太空中熠熠闪光。

单色的彩虹

——纪念中国航空钛合金创始人颜鸣皋院士诞辰百年

◆中国航发◆

《单色的彩虹》
自动播放
00:00/00:00倍速 画中画

(上下滑动进行翻看)

在中国材料科学的天空中,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以卓越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将自己的一生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享誉内外,声闻于天。他就是我国材料科学的先驱,著名材料科学家、金属物理学家、中国航空钛合金创始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颜鸣皋。

在颜鸣皋的字典里,“爱国”是他一生不可磨灭的关键词。颜鸣皋曾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道七色的彩虹。为了国家的需要,为了共和国的航空工业,我愿意隐去其它的色彩,在某一个波段里发射出一束光芒,给这个世界增添一分亮色。”

难忘的岁月

1951年3月,广州。春光明媚,繁花似锦。离家6年的颜鸣皋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在有的人看来,颜鸣皋做了一个并不明智的决定。25岁留学海外,三年多就拿到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并在钛合金研究方面取得革命性突破,颜鸣皋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研究钛合金的中国学者,受到了国际冶金界的高度关注,前景大为可观。然而,这颗冉冉升起的科技之星却毅然放弃了国外先进科研条件和优渥的生活待遇,告别了极力挽留的恩师,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怀揣对祖国的挚爱,他暗下决心,要马上投身如火如荼的新中国建设中。他当时组织翻译的“金属物理导论”,制订的统一冶金学名词,后来成为我国第一部《冶金学名词》的重要基础资料之一。

1956年,国家为加强航空材料的研究,正式成立了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钛合金研究是重点攻关项目之一。10月的一天,颜鸣皋接到一个电话,电话中传来一个陌生而洪亮的声音:“颜教授,您好!我是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所长魏祖冶。”

“魏所长好,你找我有什么事?”

“我们所是专门从事航空材料研究的机构。钛合金是重要的新型航空材料,可是谁来挂帅呢?我们多方打听,觉得您是最恰当的人选。因此,我们邀请您来参加筹建钛合金研究室和领导钛合金研究工作。”

颜鸣皋一听喜出望外,忙说:“我服从组织安排,没什么意见。”

后来,魏祖冶陪颜鸣皋去见了第二机械工业部的领导。一面是求贤若渴的领导,一面是报国热情似火的年轻科学家,两方一拍即合。很快,颜鸣皋就到航材所报到,主持筹建我国第一个钛合金研究室。36岁的颜鸣皋正式迈入了航空材料的世界。

当时的航材所一穷二白,周边是一片穷乡僻壤,到处都是乱坟岗和荆棘丛生的荒坡地,实验室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报到时,魏祖冶所长非常不好意思地说:“颜先生,这里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你可要有思想准备啊。”

颜鸣皋摆摆手说:“我知道,你不用担心,我来这里是工作的,不是来享福的。这里远离喧闹,正好安心搞科研。”

“可是工作条件也很差,咱们什么都没有,真正是白手起家。”

颜鸣皋回答得很干脆:“我知道。困难是暂时的,咱们就从零开始。”

是的,一切从零开始,困难可想而知。一无原材料,二无设备,更没人才。

颜鸣皋却信心十足,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没有原材料,可以去找、去买;没有设备,就自己动手造;没有人才,就自己培养。

在颜鸣皋报到的那天,魏祖冶所长还把一位叫曹春晓的年轻人叫到了办公室,对他说:“小曹,咱们所准备成立钛合金实验室,所里决定派你和另一位同志当颜鸣皋教授的助手,参加钛合金实验室的筹建工作。”

就这样,颜鸣皋率领一批青年技术人员,一手抓设备,一手抓资料,自行设计制造了国内第一台用于钛合金真空熔炼的7.5公斤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炉,并成功熔炼出我国第一个3公斤钛合金铸锭,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钛合金。此后,颜鸣皋又带领团队自行制造了25千克真空自耗炉,并开展了一系列钛合金材料的试制加工工作,为我国航空钛合金材料的研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一大批科研人员也在颜鸣皋的培养下显露头角,这其中就包括当初那个刚大学毕业、而后来成长为中国钛合金研究与应用开创者之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

多年后,颜鸣皋在回忆录《在那难忘的岁月里——钛合金科研史初期片断的回忆》中写道:“……喜讯纷纷传来的时刻……总是情不自禁回忆起当年和青年同志们一起向着钛合金‘神秘王国’起步探索、创业成长的种种情景,一幕幕难以令人忘怀的历史片段重现眼前,历历在目……在多少个不眠之夜里,动员同志们回宿舍休息成了最艰难的思想说服工作。虽然上述两台真空自耗炉已经被更好更新的设备所取代,但自己动手、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却一直保留下来,而且继续发扬光大……”

一没资源、二没技术储备的困境,没有成为颜鸣皋团队止步不前的“绊脚石”,却成为实现报国梦想的动力,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回应着祖国的号召。那个时候,条件是艰苦的,物质是匮乏的,奋斗是甜蜜的,精神是丰盈的。

一封来自诺贝尔奖得主的来信

因为心中有一盏指路的明灯,颜鸣皋总是能在黑暗中看到黎明的曙光;因为怀揣梦想,他永远能在苦中作乐,与困难共舞,勤奋进取,担当奉献,树立了一个个里程碑: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航空钛合金研究室,开拓了我国航空钛合金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他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和航空材料技术体系建设,在钛合金、高温合金、先进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他为满足国家重点航空装备的急需,主持和指导了一批重要新材料及关键部件的研制,丰富和发展了金属织构、寿命评估等材料科学理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为我国航空装备和国防科技工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为了表彰颜鸣皋为中国航空工业作出的杰出贡献,1991年4月,在庆祝中国航空工业建立40周年之际,颜鸣皋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最高奖励——“航空金奖”。同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2年,颜鸣皋收到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来信,信的作者是著名华裔科学家、曾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先生。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尊敬的颜鸣皋先生:

得知您荣获中国航空工业四十年最高荣誉奖励——航空金奖,这相当于中国航空工业的“诺贝尔奖”。我作为中国第一个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对您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中国正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胜利前进。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下一个世纪初,华人科学家必将领导人类科学新潮流。

祝愿您在航空工业发展上做出新的贡献。祝愿您在新的科研领域里取得新的成就。

李政道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一日

颜鸣皋和李政道虽然不在一个国家,研究的方向也不同,但同为炎黄子孙,同为物理学家,两人性情相近、心灵相通,互相欣赏、互相仰慕,在不断的交往中成为挚友。

颜鸣皋读着这封热情洋溢的来信,深深地被老朋友美好的祝福和赤诚的情怀所感动。颜鸣皋院士生前一直珍藏着这封信。是的,“华人科学家必将领导人类科学新潮流。”颜鸣皋为这个美好预言兴奋着,也用自己的一生为这个美好的目标奋斗着……

耄耋之年,颜鸣皋依然关注着我国航空材料的发展。即便是在晚年住院后,他的病房也时常成为学术讨论的场所,成为青年学生学习院士精神的教育基地,成为他与院内外专家和各级领导研讨重大事项的会议室。

2014年12月24日,95岁的颜鸣皋与世长辞,“明明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是他始终坚守的颜氏祖训。他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祖国发展而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为追求科学而勇攀高峰的一生,是无私奉献、为报效国家而不计名利的一生,是百折不挠、为科学发展而艰苦奋斗的一生,是爱才育才、为队伍建设而甘为人梯的一生。

择一事、终一生,国为重、家为轻,颜鸣皋用心血研制材料,也把自己铸成了一块特殊的材料,铸成了中国材料事业的奠基石。他留下的单色彩虹,正在航空材料领域投射着绚丽的光芒。

PART 3

脱贫攻坚,央企力量

扶贫故事——李杏花上学

◆中航集团◆

00:00/00:00倍速 画中画

(上下滑动进行翻看)

这是一个发生在中航集团定点扶贫地区广西昭平县的真实故事。

故事要从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讲起,江口村的贫困户李光明有个女儿,叫李杏花。她去年参加高考,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可邮递员在送录取通知书时,一连几天都联系不上杏花。正发愁时,他在路上遇到了中航集团派驻到江口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宣岩。

作为中航集团的扶贫干部,宣岩已经是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2013年,中航集团与广西昭平县结成定点帮扶关系。在小康路上携手结缘以来,中航集团鱼渔同帮、智志双扶,通过“8+2”帮扶体系,帮助广西昭平县如期保质脱贫摘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中航力量。

和所有中航人一样,宣岩关心着每一位贫困人口。看到杏花的录取通知书,宣岩二话不说,接过东西,就往杏花家赶去。

盛夏的骄阳火辣辣地照着,山路崎岖难行,空气潮湿闷热,没走多远,宣岩就满头大汗,胸前也被汗水浸湿了。

“杏花!杏花!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还没到李杏花家,宣岩就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大声报喜。

杏花把录取通知书紧紧攥在手里,反复翻看,一边高兴一边又忍不住的发愁。喜的是圆了自己的大学梦,终于可以走出大山,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愁的是自己家太穷,恐怕交不起学费。

李杏花一家四口,是江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父母没什么文化,平日在家辛苦务农,勉强维持生计。哥哥之前考上大学,学费是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借,好不容易才凑齐的。

杏花的父亲李光明看着录取通知书,沉默不语,眉头紧蹙。他知道女儿上大学是多么的不容易,可是,他更知道家里拿不出钱来交学费。

李光明沉默良久,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家里没钱了,供不起杏花上大学。”

“这事不难!”杏花家的窘境,其实宣岩早就考虑到了,也早已开始了谋划。

作为帮扶人,宣岩一直在帮杏花家琢磨增加收入的办法。村里增设护林员公益岗位的时候,宣岩第一时间找到杏花的父亲李光明传达政策,鼓励他申请,农闲时候巡巡山,每月便可多得一笔护林津贴补贴家用。县里刚一推出鼓励种养殖的产业帮扶政策,宣岩就劝李光明养牛。

“现在养牛有补贴,养两头小牛,政府补贴5000元,一年后按市场价格出售,每头还能再赚3000元,杏花的学费就有着落啦!别担心,买牛钱我先借给你!我相信你能把牛养好。”

听到党的好政策,杏花父女俩的眼睛亮了起来。宣岩斩钉截铁地说:“你们放心,杏花上学的费用有很多政策可以帮助解决,国家决不会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他如数家珍地向父女俩介绍了助学贷款、“雨露计划”、勤工俭学、奖助学金等各种助学政策。

听了宣岩的话,杏花父女俩脸上的愁容一点一点舒展开来,笑容开始在眼角眉梢跳跃。

转眼就到了开学的日子,杏花就要背上行囊启程了。宣岩陪着李光明去送别杏花,站在村口,杏花含着眼泪,对李光明说:“爸爸,我舍不得你,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这片生我养我的大山啊。”

李光明背着杏花的行李,转过身,偷偷抹了把眼泪。

看着依依不舍的父女俩,宣岩感慨万千,他在江口村驻村期间,见识了各种原因导致的贫困,他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扶贫先扶智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杏花就是教育扶贫的受益者,她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抓住了改变自己命运和家庭命运的机会。

宣岩拍了拍李杏花的肩膀:“现在,国家的好政策惠及每一位老百姓,覆盖每一个角落,山外的世界日新月异,江口村也一天比一天好。你放心地上学去,家乡等着你学成归来。你看,咱们的同乡黄佩花,考上了大学,抓住了中航集团扶贫专项招聘的机会,当上了空中乘务员,飞上了蓝天,那就是咱山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啊。”

听了宣岩的话,杏花忍不住泪流满面,激动地说:“我记住了,宣书记。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希望,我也要成为咱大山里飞出来的金凤凰。”

宣岩不住地点头,挥手告别杏花。望着杏花的身影迎着朝霞,越走越远,宣岩的眼里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看到杏花以后幸福生活的样子,心里默默念叨着:杏花,你勇敢地向前走吧!走出去,就意味着希望!

一个鸡蛋

◆通用技术集团◆

《一个鸡蛋》
自动播放
00:00/00:00倍速 画中画

(上下滑动进行翻看)

今年1月份,新冠疫情席卷全国,给内蒙古武川县的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全县道路封闭,农贸市场、超市的关闭,也给农民增收带来了巨大冲击。

县农村合作社养鸡专业大户姜和平,在春节疫情时期,8000斤鸡蛋滞销,面临破产。姜和平在无奈和绝望中,想到了通用技术集团武川挂职扶贫副县长袁波。在袁县长的帮助下,通用技术集团通过消费扶贫,组织员工团购,帮助姜和平清空了库存。

袁波来到姜和平的养鸡场、鸡蛋销售门市调研,为姜和平的养鸡事业支招,最后将落在桌上的那个鸡蛋还给了姜和平。

一个小小的鸡蛋,和那些惊天动地的扶贫壮举相比,似乎不值一提,微不足道,但群众利益无小事,一个小小的鸡蛋,不仅牵动着扶贫干部的心,还关系着扶贫攻坚道路上千千万万的脱贫百姓。

多年来,通用技术集团派出的多名挂职干部,坚持工作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他们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与他们携手并肩,共同朝着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奔跑、前行!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鸡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通过一个小小的鸡蛋,反映了通用技术集团在对口帮扶武川县扶贫攻坚过程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助农、消费扶贫的积极举措。

PART 4

战疫有为,央企担当

中建无畏奋战者创造“火雷”建设奇迹

◆中建集团◆

00:00/00:00倍速 画中画

(上下滑动进行翻看)

他叫尹典,来自中建集团,是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一名建设者。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欢乐祥和。在武汉,确诊人数每天都在攀升,医院里挤满了病患和家属。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中央果断决策,十天在武汉建设一座应急医院,由中建集团牵头承建,这就是后来的火神山医院。

中建集团党组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武汉,一线指挥调度,尹典所在的中建三局火线集结、担当主力,中建集团旗下11家子企业星夜驰援。4万多名建设者闻令而动,从四面八方奔向火雷战场——

腊月二十九日晚上10点,他和战友首批场地平整团队队长余南山带着300多人和40多台机械开进现场。到了现场,他们才知道接下来面对的战场是什么样子——方案未定、没有标高、无水无电、芦苇荡要清淤、鱼塘要回填、既有建筑物要拆除……“战友”邹志强靠着挖掘机微弱的灯光踏勘现场,一不小心滑进了一条齐腰深的水沟,爬出水沟后,他穿着湿透的衣裤在寒冬的黑夜里继续摸排。大伙冒雨奋战十几个小时,到第2天中午都没顾上喝一口水、吃一口饭,平整场地5万平方米。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两天后的大年初一,他们又接到通知——12天内再建一座规模更大的雷神山医院!

雷神山开工后,工地急需安装工人。而湖北省内的工人,全都调到火神山医院了。怎么办?深夜12点,中建集团紧急向全国子企业发出“英雄帖”。仅仅8个小时后,一辆又一辆的大巴车接踵而至,从全国各地赶到雷神山现场,整整500名安装工人,一夜之间全部到岗!

不知道这8个小时里,他们是怎样告别熟睡的妻儿,踏上远方的征程,但在疫情肆虐的时刻,他们心中肯定都做了最坏的打算。

54岁的葛军是一名工龄39年的老“中建人”,他和妻子莫英从除夕就开始“请战”。考虑到年龄,指挥部多次婉拒。葛军执拗地说:他是党员,这时不站出来愧对组织!现在孩子也大了,家中没啥牵挂,他若病了、死了,与任何人无关!

人来了,物资在哪?当时工地急需一种防渗膜,大家联系了40多家供货商,终于问到武汉黄陂有现货。货主因身在外地,无法到场。他毫不犹豫地说:“把库房撬开,需要什么,自己拿!”于是,这些“火雷”兄弟搬出工具箱,砸开了仓库门锁。看着满满一仓库的货物,他们又犯难了——没有搬运人员,怎么办?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大伙挨家挨户向当地村民求助。村民听说他们是火神山建设者,戴上口罩、大门都来不及关上,就和他们一起往仓库跑。七八个淳朴的村民,和他们一起手抬肩扛,装了满满四辆运输车的防渗膜。

知音湖畔、黄家湖边,建设者众志成城,一起吹响最雄壮的战斗号角:病毒传播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中华民族凝聚的速度!

建成一座高等级的传染病医院,常规至少需要2年,但他们只有10天和12天,这在人类建筑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更是对他们的极限大考。

“两山”医院不仅是17年前“小汤山”的复刻版,还需要融入智慧医疗、智能安防、智能看护能17项智能系统。中建集团迅速构建起高效的现场管理体系,施工计划精确到小时,甚至分钟,实现数百家分包单位、上千道工序、几万名建设者的无缝对接!

党旗所指,就是行动所向。2个临时党委、24个临时党支部、32支党员突击队,成为医院建设的“主心骨”。

1月31日,因让路管网施工,火神山二工区进场通道被挖断,吊车无法入场,还有15个重达37.5吨的箱式房无法吊装,眼看离医院交付还剩不到48小时,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千钧重压顿时如泰山压顶袭来。指挥长也着急了,拉住工区党员突击队队长刘贤栋问:“能不能抢出来?!”“扛也要扛进去!如果完不成,就把我埋在这!”话未落音,刘贤栋就带着突击队快速把集装箱一个个拆开。

隔着厚厚的手套和衣服,建设者们双手磨出了水泡、双肩压出了血痕、双腿累到颤抖,硬是扛了一天一夜……最终,该区主体结构提前整整4个小时完工!

还有党员突击队5天完成3个月的工作量,两天两夜不眠不休,困了靠吃辣椒提神。有的党员每天走三四万步,双脚被泥水泡得变了形。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早一分钟建成医院,就早一分钟救治病人。这一仗,哪怕把我们打残了、打废了,也绝不后退!

2月2日、6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交付使用,但还要有人留下来保障医院运行。这需要出入病房、直面病毒,更是一场生死考验。

首批25名突击队员来了。突击队长冯化军召集大家开会:“今天就是让大家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是不是党员;第二,愿不愿意留下。不必当面回答,请大家写在纸条上交给我。”

回到办公室,冯化军一张张打开字条,22张写着:“是党员,愿意留下。”剩下3张写着:“不是党员,也愿意留下!”清点完字条,这个平日里严谨认真的铁汉,当场流下了热泪。

高峰期,尹典和战友守护着47个病区,24小时待命,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背着重重的工具箱,穿梭在医院每个角落。走过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我们守护着“两山”医院和白衣天使,终于抵达了春暖花开。

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奋战的83天里,他们见到了城市的空寂和命运的无情,更见证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以生命托举使命,用汗水创造奇迹!

从36年前“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到“10天建成一座医院”的“中国速度”,这是央企建设者听党召唤、不畏艰险、团结奋斗、使命必达创造的建筑奇迹,更是全体中国人民举国同心、众志成城创造的人类奇迹!

◆中国铁建◆

00:00/00:00倍速 画中画

(上下滑动进行翻看)

2020年春节前夕,刚出生3个月的箐箐,没能逃过新冠病毒的肆虐,成为最小的肺炎患者,于1月30日被隔离在浙大儿院。

2月7日,医院传出箐箐小宝宝衣服不够的消息。原来,每治疗一天就要扔掉污染过的衣服,更换一套新衣服。但春节期间,超市没开门,快递也停了,医院急切呼吁爱心人士捐赠衣物。

此时,中铁二十四局职工王浩的妻子杨淑君刚生完孩子不久,得知消息后,立马翻出了年前刚为孩子买的十几套新衣服,准备全部捐了。“那我孙子呢?咱家孩子也要用啊!”杨淑君的婆婆有些不解。“箐箐和我们的宝宝差不多大,却正在经历病痛的折磨,我也想尽力做些能做的,帮些能帮的。”在老公王浩和她一起做通婆婆的工作后,捐掉了全部的新衣服。

还不够,十几套根本不够。杨淑君想到了自己的中铁二十四局职工家属群,她在群里询问,一户又一户的宝妈家庭看到了群消息,大方地拿出为自己宝宝准备的衣服,打包好放在门口。

杨淑君挨家挨户去汇总,在小区穿梭奔波数小时,拎回了大大小小的袋子,一共50多套,许多袋子上贴了写满祝福和愿景的卡片。2月20日,穿着百家衣的小菁菁,顺利痊愈出院,还长胖了。杨淑君看到小菁菁出院的消息,激动地和老公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我要发个朋友圈”。也正是通过这个朋友圈,我们了解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疫情期间,正是那些普通人的友善之心、点滴之举和绵薄之力,汇聚成为中华民族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友善是一团火焰,照亮并温暖你我的心灵。


热线:010-52877375/76 版权所有:《金融周刊》 豫ICP备2023007820号-1
版权所有©2014-2015 www.365t.org 郑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