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作者 | 郭墨墨
一项在公立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长期开展的治疗项目,日前在网上引起了巨大非议。
这项由该院儿童康复科医生、教授万国兰发明的封针技术,被用于治疗儿童脑瘫。该院官网信息显示,万国兰于1992年在国内创制“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多年来,全国各地大批患儿前来就诊,还包括美籍华人、加拿大华人、英籍华人、俄罗斯等(地的)患儿,非常有效,有“神术”之称。
被各家媒体质疑后,院方也有了新表态。郑州大学三附院副院长承认封针循证医学证据不高,将展开论证,如果弊大于利,会优化完善甚至停掉。
和此前的医疗争议事件不同。过去被网络和业界痛批的现象通常是网络搜索误导公众,江湖游医耽误病人等,而这次遭受质疑的,是一种在公立三甲医院中已持续应用几十年的治疗手段。如果它真的不靠谱,那么这意味着出了什么问题?又该谁来负责?
封针的问题还不在于幼儿是否该承受巨大医疗痛苦,关键在于治疗本身是否符合循证医学标准
这一种什么样的治疗手段呢?据自媒体的报道,在一段家长提供的视频中,几名成年人按住孩子,由医生给孩子扎针,孩子痛哭。家长称:“七八个成人按住一个小孩,因为他太疼了。”
“偶尔治愈”的文章中写到,包括封针在内的康复治疗,一做就是四个疗程,每个疗程10次,约21天。一开始只扎头,后面开始扎头、后颈、腿、胳膊、腰部,“一次差不多扎70针左右。”
封针疗法现场
据自媒体报道,“封针跟针灸还不一样,针灸是比较细的针,封针是里面有注射剂的针,所以管子粗很多,每一针都是插出血来的,要家长在旁边不停地擦血。”
“结束后被抱出治疗室的婴儿大多顶着一脑袋的棉花球,血斑隐隐约约,脸上挂着泪,有些已经哭得没了声。”
这种“在头、脖颈、腰部等穴位扎针注药”,看得人心惊肉跳的“封针疗法”,目的是治疗小儿脑瘫。
脑瘫又叫脑性麻痹,症状一般是肌肉协调性差、肌肉僵直、肌无力、吞咽及说话困难,颤抖等。脑瘫的最主要特征是运动障碍,患脑瘫的婴儿到了相应的年龄,无法像同龄人那样翻身、端坐、爬行或走路等。
目前国内有脑瘫患者约500万人,儿童发病率约为千分之2.48。著名诗人余秀华就是脑瘫患者。
现代医学专家一般认为,目前没有可完全治愈脑瘫的方法,因为脑细胞的死亡是不可逆的。只能用一些药物缓解肌张力,用一些康复手段,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但是,万国兰创造了封针疗法。在她公开发表的一篇论文里,自称郑州大学第三附院医院儿童康复科从1997年至2002年诊治的381例脑瘫患儿,通过维生素b 1、b 12加生理盐水稀释,同时进行穴位和位点注射的治疗方式,总有效率高达97.1%,其中“正常化”190例。
万国兰
算下来,治愈率接近50%,如果是真的,那将是一个足以彪炳医学史的成就。但是这个技术应用多年后,不仅没有发扬光大,如今引来了媒体和医学同行的一致质疑。
封针最刺激公众眼球的,是对患儿浑身扎针的治疗方式。但是引起医学同行质疑的并不在于此,因为医学上同样有其他很多非常令人痛苦的治疗方式,对封针治疗方法的核心质疑,在于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什么叫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意思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
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
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
用大白话来说,循证医学要求医疗手段本身要能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是安全的、有效的。
循证医学并不只是学术要求,而是体现在法律中的医学指导思想。2018年11月1日,经国家卫生健康委修订审核通过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办法第二条第二款指出:“本办法所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是指将经过临床研究论证且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用以诊断或者治疗疾病的过程。”
办法第九条指出,医疗技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应用于临床(以下简称禁止类技术):
(一)临床应用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二)存在重大伦理问题;(三)该技术已经被临床淘汰;(四)未经临床研究论证的医疗新技术。
那么什么才是“经过临床研究论证且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医疗技术”?
有医生在社交平台上主张,“经过临床研究论证且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医疗技术”在实践中至少应当解释为:
1、国家卫健委发布指导指南明确该技术有效;2、最新的高等医学教材上明确该技术有效;3、国际上通行的治疗指南和可信度高的临床研究项目中明确该技术有效。
显然封针技术,仅凭万国兰自己的论文是不具有证明作用的,尤其是在当前国内专业论文严谨度普遍不高的实际情况下。在丁香医生的文章中,拥有27年经验的儿童脑瘫治疗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孙成彦教授评价:“要么就不是脑瘫,要么是评价标准不够严格”。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比针扎更恐怖的,是可能存在的营销手段
封针不仅涉及一个医疗技术是否安全有效的问题,更有该技术的过度使用,甚至以故意制造医疗焦虑的方式推广的质疑。这些问题带来的质疑,严重威胁着医患信任。
报道中,治疗期间,有家长不忍孩子受苦,中断封针来到北京看门诊,结果发现智力、运动评估指标都正常,不需要康复治疗。
报道中有河南家长说:“最煎熬的是知道孩子肌张力高,却什么也不做。每天都在焦虑之中,担心万一真的有问题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但据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儿科教授鲍秀兰解释:婴儿在母胎里是蜷着腿的,出生时肌张力本身就高,之后会随着时间有规律地下降,“有些人不懂怎么判断肌张力,如果怀疑是脑瘫,一定要有明确的脑损伤,没有脑损伤的就不是脑瘫。”
“北京就没有这种情况,河南的家长好像特别容易被有脑瘫风险吓唬到”,儿科主治医师郑启城接受自媒体采访称,小儿康复的过度诊疗在河南已经形成了一种奇怪的氛围。
潜台词是这里存在一个指控,误诊可能是医疗水平问题,也可能是利益问题导致的。
微博上一些母婴博主曾多次公开批评封针疗法
这种恐惧脑瘫的氛围,与对肌张力的错误认识和宣传是分不开的。是不是故意没病当有病,不惜在没有病的人身上开展针扎治疗?这个问题是否存在,应当有结论,它不是普通的医疗事故问题,它已经引起了公众的极大不信任。
要知道家长被吓住,除了普遍只生一个的家庭环境,更因为这是一个三甲医院给出的结论。
伪科学盛宴,一场粗陋的心理学游戏
“难治的疾病,一定会成为伪科学的盛宴”,这是一句流行在医学圈的名言,但谁能想到,并不是只有江湖郎中在利用这一点,高大上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也没有放过。
这本质上是一场心理学游戏,它只要够大胆,就能利用专业技术包装,在特殊的地域,特殊的患病人群内形成了影响。
现代医学再发达,仍然有很多难题没有攻克。所以这些疑难杂症的病患“病急乱投医”,“有枣没枣打三杆子”,以最大的热忱,去抓住最小希望的求医心理,就成了营销成功的基础。
而封针疗法恐怖的治疗方式,却又暗合“良药苦口利于病”的普遍认知,让治病就像一场苦修,家长再心疼,也求得了另一种内心的平安。唯独只有幼儿承受了这不知道是否安全、不知道是否有用的针扎之苦。
类似的医疗现象不止封针,只不过封针的技术包装过于低级,普通人稍加学习,也能产生怀疑。而神经营养药物、神经干细胞移植这些名词就要高大上得多,非业内人士不能提出质疑。
这种心理游戏的残忍和恶毒简直登峰造极。
如果没有刺激公众的诊疗画面爆出,相信它会持续下去,像过去几十年那样。实际上对封针疗法的业内质疑其实一直都在,但是他们为什么能持续?《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应当发挥它该有的作用,不仅是及时扫除那些坑人的医疗陷阱,同时应该将科学的医学思想,传播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