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现在时间是:
工作人员查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区域经济

贵州区域经济观察: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更新于 2023-05-11   | 浏览次数 307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4939.7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5%,比上年全年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1.0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835.61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2633.13亿元,增长2.6%

取得同期增长2.5%的成绩殊为不易。去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比全国高1.8个百分点,是去年的最高点,按照两年平均计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两年平均增速为4.5%。此外,去年下半年,受疫情严重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全省经济承压前行,在疫情防控转段后,生产需求双双回升,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全省经济运行转入回升轨道。

今年以来,贵州聚焦开放型经济发展产业、通道、平台、人才、环境五大突破中心任务,抢抓双碳机遇,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以打造产业集群、力争申建12家国家级经开区、新设12家省级经开区,20家外贸升级经开区力争完成外贸进出口130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贵州正加速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促进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快速发展,着力推进毕节、六盘水、安顺、黔西南、黔南等5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建设,依托乌江、南盘江、北盘江、清水江4条流域大型水电站作通道容量,建设1000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力争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4200万千瓦、占比35%以上的目标。

工业生产企稳回升,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4%,比上年全年加快1.9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4.9%。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1%8.4%。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59.5%。智能电视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7.5%35日,党中央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6日,贵州全省工业和信息化会议召开,总结过去五年和2022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发展重点任务。

今年2月初,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启动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开展重大项目百千万专项行动,明确省级100个、市()1000个、县(市、区、特区)1万个项目清单。制定实施2023年重大项目推进实施计划,建立年度4000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8000亿元以上的省重大项目开工、在建、前期三张清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当前,贵州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近年来,全省工业战线狠抓工作落实,充分发挥工业带一产、促三产的重要作用,统筹用好工业领域各类基金、资金支持贫困县及园区1170个项目建设,推动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0%以上,直接吸纳、带动就业数百万人,为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应有贡献。

全省加快转变工作重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紧扣六个大突破”“六个抓手”“五个倍增四梁八柱,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规划、措施,出台新型工业化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测评办法,形成了新的工作体系。

着力优化投入方式,牢固树立市场意识、质量效益意识,创新政策性资金使用管理方式,量身打造工业专项资金和基金组合套餐,近两年来省级财政累计投入引导资金240余亿元,撬动2000多亿元社会资本投资工业领域。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聚焦聚力打造六大工业基地,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做专做精特色产业,特别是把握机遇突破发展新兴产业,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连续两年倍增,2023年有望继续倍增,实现三年打造一个千亿产业的创举。

党的二十大强调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为贵州工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省锚定六大工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能源、资源精深加工等基础产业,加快推进酱香白酒、生态食品、新型建材等特色产业发展,突破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大数据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特点差异化施策,推动各大产业加快赶上时代步伐、占据产业链重要位置。

与此同时,在集成创新和应用转化上充分聚焦,全省以产业重大创新需求为牵引,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中小企业深化协同创新,瞄准用户搞产品开发、围绕产品抓技术创新,做强创新链、赋能产业链,牵引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科技成果在贵州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主动开展数字化转型、智能化生产、网络化营销,加快开拓市场、增加效益、发展壮大。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农产品供给保障充足

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2.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园林水果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0.1%,中药材产量增长18.9%,茶叶产量增长8.6%,蔬菜产量增长5.7%,禽蛋产量增长25.4%。一季度末,生猪存栏同比增长3.7%

样样都有,样样都不多;产业无数,却形不成支柱。简单的两句话,道出了过去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的状况。而如今,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大大扭转了贵州农业发展的尴尬局面。

如今,贵州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为引擎,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黔西县大关镇村民在扶贫基地内采摘豌豆

贵州省委书记徐麟在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

今年1月中旬,贵州贵天下茶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年首单外贸茶打包装运。这批重50吨、市值177万元的大宗茶从黔南出发,经深圳港口海运至摩洛哥。

出口额连续3年同比增长超100%,茶叶作为贵州第一大出口农产品,在政府倾力扶持和企业用心经营下,名优茶与大宗茶同步发力,国际与国内贸易双轮驱动,全省700万亩茶园生机勃勃,茶产业转型升级势头强劲。

遵循山地经济规律,立足资源禀赋,贵州提出以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主,走小特精多奢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这些年,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贵州农业现代化步伐稳步推进,一个个相对集中连片的特色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批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乡村特色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贵州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时光辉提出,贵州要构建优势产业区,把长板做长、优势做足,大力提升茶叶、辣椒、刺梨、猕猴桃等在全国的优势地位。稳步扩大生猪、贵州黄牛、贵州山羊、生态家禽、生态渔业等优势产业规模,推进专业化生产、标准化养殖、规模化经营,促进生态畜牧渔业高质量发展。树立大食物观,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养,打造贵州农业新的增长极。

与此同时,贵州辣椒常年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形成了由300多家规模化加工企业的产业集群,140万椒农通过基地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利润分成等不断增加收入,日子红红火火。

贵州在加快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发展轨道上,持续推动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目前,贵州辣椒、刺梨、蓝莓等种植面积保持全国第一,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9%;持续完善农民作为种养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2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39万家,家庭农场达3.5万家。

此外,贵州提出,优化加工布局,抓实加工企业培育,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不断促进加工企业由小到大、加工层次由粗到精、加工业态由少到多、加工布局由散到聚,才能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才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第三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

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2%,比上年全年加快6.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8.2%,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41.3%

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1%,比上年全年加快6.6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增长9%。升级类商品需求持续释放,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93.2%,智能手机增长31.0%

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189.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0%。其中,出口总额141.8亿元,增长92%;进口总额47.67亿元,增长3.5%

今年以来,我省景区游人如织,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贵州旅游业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也为行业发展持续释放新动能,全省服务业经营主体发展信心倍增。

我省大旅游、大数据融合、大健康、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科技研发、文化产业、养老服务、会展服务等服务业十大工程正强劲复苏。

与此同时,全省大数据产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贡献突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贵州爱信诺航天信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典型。

从昔日信息技术主战场,再到今天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浪潮,贵州航信遵循平台+产品+服务的策略和发展思路,建设的爱服务中小企业服务智慧云平台,为全省中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同时构建形成智慧政务、粮农、医疗、教育、园区、智能制造、商用密码等全栈式、一体化的服务新方案、新业态。

数字产业化加速发展,平台经济方兴未艾。黔南州惠水县的百鸟河数字小镇,贵州迦太利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自主研发和运营的大数据平台——“自由职客,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高端灵活用工及技术服务提供商。

今年,我省将坚持包容创新、鼓励探索、积极培育的发展导向,着力做大数字产业化,实施万企融合大赋能行动,持续开发数据要素,服务业新业态将不断涌现。

作为以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业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贵州南山婆集团有限公司持续发挥带一接二连三示范作用,有效带动上游特色农业、下游仓储物流和电商等行业发展。

眼下,企业正在全力建设我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南山婆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园,项目按照三产融合”“产城互动理念,建设集科研、生产、观光、体验、休闲为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产业园区。

开局聚势,龙头企业发挥规模效应与服务效能,以重点突破带动产业加速跑。2023年,贵州服务业力争产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企业数达到73万户,就业人员达到820万人以上。

接下来,我省将继续奋力开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文旅产业将推进涉旅国有企业改革,开展四转一上工程,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大数据产业将加快核心数字技术突破,提升产业集聚平台能级,力争累计引进培育新兴数字骨干企业600家以上;大健康产业将支持发展一批基地、集聚区、特色康养小镇,建立全省产业重大项目库,认定一批市场效益好、发展潜力大、龙头带动作用强的康养骨干企业。

贵阳市

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全市经济表现复苏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为一季度开门稳打下扎实基础。

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规模以上采矿业同比下降7.1%;规上制造业同比增长8.0%;规上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11.0%

全市“1+7”重点产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其中:在筑央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个百分点;七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个百分点。

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41.7%,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规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8%,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48.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

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3.3%。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26.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1.0%

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20.9个百分点。得益于全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的准确定位,引进一批大型工业企业落户建厂,从去年开始,工业投资呈现成倍增长的态势。

同时,贵阳高新区作为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的主干力量,业已发展成为贵阳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战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贵阳高新区培育了24个智能制造典型试点示范项目,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并获批大数据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近年来,贵阳高新区坚持以创新为根本,持续推进企业研发投入,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成长壮大。目前,贵阳高新区已聚集各类研发机构(平台)27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户,占贵阳市的45.5%,这些都是贵阳高新区创新驱动的动力源。

此外,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研发能力,贵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建立贵阳高新区规模工业研发投入监测重点企业库,将规模工业中研发投入高的前30户企业纳入监测。

遵义市

着力开展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遵义市着力加强企业服务,推进深度融合,围绕酱香白酒、茶叶、辣椒等优势产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从数字经济来看,遵义连续两年迈入全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GDP比重超37%、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超44,纳入工信部运行监测的软服收入增速27.66%、电信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收入增速分别达到26.9%6.1%

位于汇川区的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制生产大功率液力变速器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22年建成投用的“5G+MA系列液力变速器装配线,改变了之前传统的手工装配方式。

在该公司生产线的每个工位操作界面上,都链接了5G设备,可实现生产线状态、设备产量计数等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传送。这个装备线不仅让生产更加智能化,还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人只需在工位上操作5G显示屏界面,就可完成之前需要靠体力完成的工作。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5G+MA系列液力变速器装配车间主任刘志斌介绍。

像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这样,利用科技创新将5G技术运用于生产的企业在遵义还有很多。

据了解,近年来,遵义市科技实力大幅提升,数字经济活力显现。未来,该市将认真按照一业一指引、一业一标杆、一业一平台的数字化转型融合思路,指导县区对辖区内工业、农业、服务业龙头企业及近年参与融合评估的重点企业开展摸查。结合自身产业优势,深入挖掘质量优、潜力大的融合项目,形成县区优质项目库。重点围绕数字产业大突破和万企融合大赋能两大行动,目前,遵义市共梳理了重点项目46个,其中数字产业大突破行动相关项目17个,万企融合大赋能相关项目29个,形成了全市大数据两大行动项目库。

2023年,遵义在年初上报的22个重点投资项目基础上,新增大数据领域投资项目20个。市级层面精包装大数据服务重点招商项目10个,先后赴广州、深圳、东莞、珠海、郑州等地进行招商,与元化智能、深圳科技工业园集团、虎彩印艺、汉威科技集团等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今后,遵义市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注智,着力加强项目谋划,加大企业培育。

此外,遵义市还将着力加强企业服务,推进深度融合。紧紧围绕酱香白酒、茶叶、辣椒等优势产业开展数字化转型,重点推动酱香白酒产业数字化平台、第三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茶叶产业云平台、辣椒产业数字平台、农产品产销智慧云平台拓展延伸。推进数据要素改革,完善提升数据汇聚共享应用,重点选择在政务服务、文化旅游、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综合执法、城市安全、普惠金融等领域开展试点,全年计划打造数据开发利用典型场景应用10个以上。

安顺市

推进“数实融合”

近年来,安顺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场景新应用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安顺还聚焦数据赋能产业,持续推进大数据与工业、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

走进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械臂协同工作,完成复杂精密的生产工序,有别于过去四五十名工人围坐装箱的场景,如今一条生产线只需要5名工人,5台机械手臂运作,产品直接通过传送带,运用智能化控制,实现生产、封袋、装盒、装箱的无缝衔接。

 

贵州百灵制药生产车间

在贵州国塑科技管业有限公司,透明化生产线通过智控中心生成的10万个实时数据点,整合质量、能耗、设备、工艺、库存等关联数据,将信息动态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不仅为工艺安全、数据监测、质量追溯提供有效保障,也让生产运营效率提升了15个百分点。

安顺三六九科创有限公司通过大数据赋能,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一家集移动平台研发、人工智能、5G应用于一体的企业,安顺三六九科创有限公司智慧云平台已在普定县仁和铭府小区、安顺经开区双阳小区等投入运营,智慧云平台通过分析市民需求及消费数据为商家搭建精准营销渠道,商家通过云平台实现精准营销,社区居民还能享受智能购物、智慧停车等服务。

全市深入挖掘全市场景数据,持续推进数据要素开发,建设公共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场景应用,探索数据资产化、要素化、价值化新模式,先后培育了南山婆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园、镇宁蜂糖李产业智慧果园、黄果树中央厨房提质改造等融合标杆项目9个,安吉精铸智能工艺设备生产、苗干妈特色面数字化生产、关岭中草药产业数字化平台等融合示范项目78个,带动医药、能源、制造业、种养殖、旅游等领域融合企业123户。

抓住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安顺以大数据场景应用为驱动,数据治理和运营为切入点,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谋划和开放53个应用场景项目(第一批),项目涵盖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云基础设施、智慧能源、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直播带货、工业互联网等应用领域,面向全国进行招商、合作发布,吸引一批企业前来考察洽谈。

依托《大力实施2022年安顺市万企融合大赋能行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案》,安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探索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以工业互联网为重点,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充分运用大数据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企业数字能力,加快打造智慧工厂”“数字车间

接下来,安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好用足国家东西部协作和建设东数西算工程的政策红利,充分发挥大数据应用场景优势,构建更多类别应用场景、更高层次数据集纳、更广领域数字生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奋力成为全省数字经济新赛道上的亮眼奔跑者

六盘水市

铆足干劲抓项目

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六盘水市紧紧围绕实现工业经济一季度开门稳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并取得成效,工业经济呈现发展稳、恢复快、支撑好的特点。

发展稳1—2月,六盘水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3.4%,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2位,增速较去年12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

恢复快2月份,六盘水市生产原煤650万吨,同比增长14.3%;生产洗精煤162万吨,同比增长18.2%1—2月累计生产水泥51.11万吨,同比增长16.5%;火力电厂累计发电6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

支撑好1—2月,六盘水市工业实现税收17.91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工业增值税8.68亿元,同比增长2.4%。工业用电持续稳定,2月份全市工业用电8.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1—2月全市工业用电18.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

与此同时,作为老工业基地,六盘水市按照立足煤、做强煤、不唯煤的发展思路,通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速转型升级,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推进工业强市。如今,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落地开花,如同一根根坚实的桩基,正支撑着六盘水迈上转型升级新征程。

施工机械、运输设备往来穿梭……安六铁路六盘水站站前广场建设现场激战正酣。作为新型城镇化项目的重头戏,预计明年9月,这个总投资26.96亿元项目将建成投运,进一步提升凉都这片工业沃土的产业聚集能力。

项目为王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六盘水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和强引擎,铆足干劲赶项目,乘势而上开新局,持续掀起重点项目攻坚热潮。

22日,六枝特区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2号厂房钢构安装,为今年7月底进行试生产,年底投产、达产创造了条件。

31日,疏通城市骨干道路网络堵点的水西跨线桥和麒麟跨线桥提前建成通车。

321日,智慧化火电项目标杆盘江新光电厂2号机主厂房框架结顶,标志着主厂房封闭正式拉开帷幕。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引进项目11个,投资总额119.38亿元。新增产业到位资金111.11亿元,同比增长47.95%;新增工业到位资金85.38亿元、工业资金占比76.84%,同比增长1.04个百分点;新引进优强企业48家,同比增长45.45%。盘州市磐福食品火腿深加工建设项目、水城经开区铝箔轧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生产项目、六枝特区梭戛农业光伏电站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接下来,六盘水将启动实施2023年领导领衔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百千万专项行动,筛选示范性、引领性强的31个项目由市领导重点领衔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点、堵点。争取实现重大工程项目2023年度完成投资960亿元以上的目标。

毕节市

搭建能源产业链

今年以来,毕节市紧紧围绕大抓招商、大上项目、大聚产业,全力以赴稳增长、拼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共安排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687个,总投资6481.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79.98亿元。

从群山之巅到乌江两岸,从丽水金沙到大美织金……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热潮,一个个能源项目相继上马,一个个科技项目建成投产,一个个传统产业技改扩能热火朝天。

在金沙窖酒酒业3万吨酱香型白酒技改扩能项目一期工程施工现场,上百名工人各司其职,作业有条不紊,项目有序推进。

项目总投资82.6亿元,占地面积约1600亩,新增制酒产能3万吨、制曲产能5.8万吨、陶坛酒库13万吨、不锈钢罐库3万吨,建包装物流园4万吨生产线,以及配套污水处理站、消防站和职工宿舍等。项目分四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76亿元。金沙酒业工程指挥部部长刘阳介绍。

项目建成后,公司制酒年产能达到5万吨/年,基酒储能达到20万吨。将形成集生产、科研、办公、观光、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景区,成为赤水河上游的又一新坐标。届时将新增就业岗位6000个,新增20万亩本地高粱基地,引领更多包装包材项目落户金沙经济开发区,带动上下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同样,七星关区年产1万吨酱香白酒异地技术改造二期项目、金沙县春秋酒业公司3000吨扩能项目、金沙县老酱香酒业公司年产2000吨白酒厂房建设项目等,不断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围绕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毕节能源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毕节高新区同方计算机生产基地里,28名群众正接受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培训,在熟悉电脑主机组装的各项程序后,他们将成为信息产业工人。

清华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作为同方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国两大PC厂商之一,销量稳居国内前三,全球10强。20227月,毕节市把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作为招商主线,推动产业大招商工作,成功让同方计算机生产基地落地毕节。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1.5亿元,建年产能25万台整机生产线;二期投资1亿元,建年产能25万台整机生产线;三期投资2亿元,建年产能5万台服务器及5万台多媒体大屏生产线。基地建成投产后,将填补西南区域多媒体大屏、打印机生产的空白,市场前景可期。

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税收2亿元,解决就业150人。目前,项目一期设备已安装完成。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毕节市充分发挥政策、资源、人口三大优势,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大力实施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战略,全力打好项目谋划、项目建设、争资争项三大攻坚战,全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

黔东南州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黔东南州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坚持高质量招商,坚持招大引强,坚持质效并举,强化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洽谈,推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据统计,今年1-2月,全州共引进重点产业项目45个,合同投资额42.84亿元;新增产业到位资金34亿元(含续建项目),完成一季度目标80亿元的45.5%;工业到位资金19.5亿元,占比57.3%,超省级下达目标7.2个百分点;引进优强企业17家,完成省级下达目标22家的77.3%

21日,黔东南州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台江举行。本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共165个,总投资364.51亿元。

210日,全州项目攻坚年暨产业大招商突破年工作推进大会在凯里召开。会议强调要唱响围绕主导产业抓招商抓项目主旋律,奋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走进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一期项目生产车间,只见长达近600米的玻璃生产线像一条长龙串连起整个厂房,从原材料投放到玻璃成型、切割、分包、搬运,全自动化生产无间断运作,玻璃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随着炉窖助燃风系统火热运作,石英砂、白云石、石灰石等按照配方制备的配合料,经过1600摄氏度的高温进行熔化,逐渐形成玻璃水,通过成型、退火窑后进行冷却切割包装形成客户需要的产品。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54亿元,缴纳税收0.35亿元。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总监钱刚介绍说,目前二期光伏项目建设正在乘胜追击,计划8月底投产,三期项目还将建设日产600吨的电子玻璃及配套组件加工车间。

黔玻永太只是黔东南州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日前,记者走进台江县经济开发区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铅蓄电池生产线,现场机器轰鸣,流水线高速转动,工人们正在抓紧生产,一片繁忙的景象。

自落地台江以来,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续完善产业链建设,打通蓄电池产业的上下游,直接带动上游产业链产值11亿元,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群发展,将全力打造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为构建工业高地,黔东南州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大力实施双千工程,重点打造示范园区,瞄准特色优势、培育主导产业,聚力推动全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黔东南州把工业强州作为主要战略之一,出台《黔东南州十大重点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黔东南州新型工业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3)》等文件,用规划指导产业发展,为全州工业产业发展指明了主攻方向,明确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资源循环材料产业、特色食品加工产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产业、健康医药等5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同时发展新能源材料、白酒、运动装备制造、轻纺及民族民间工艺品等N个产业。优化调整全州十大工业产业,将酱香白酒、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现代能源等风口产业纳入十大工业产业,不断完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下一步,全州将继续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围绕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抓招商,做大做强“5+N”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新一轮产业大招商,紧盯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抓招商抓项目,全力推进桥头堡建设攻坚战,力争在招商引资总量、质量、力量、结构和招大引强上实现突破,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铜仁市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铜仁牢固树立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理念,全市上下聚焦项目谋发展,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大地的实景画,以项目建设大成效推动经济大发展。数据显示,一季度,铜仁市集中开工重大项目79个,总投资223亿元。

走进碧江区密槽水库项目建设现场,几十辆挖掘机、运输车、工程车来回穿梭,工人们紧张有序地作业,一派繁忙景象。

据了解,密槽水库是贵州省十三五水利工程重点项目之一,于202168日开工建设,总投资超过5.6亿元,已完成投资2.84亿元。为保证施工进度,项目部优化施工设计,全程机械化施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抓好安全生产,确保2024430日前完成下闸蓄水任务。焦杨说。

据了解,密槽水库总库容1624万立方米,年供水量1804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有效解决碧江中心城区供水单一水源问题,对保障中心城区供水安全、提高供水保障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建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铜仁以项目建设之支撑高质量发展之,用项目建设激活发展的一池春水。

321日,大龙经济开发区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广东嘉尚项目)项目建设现场,施工方抢抓工时、倒排工期,确保一期项目如期完工。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400亩。全面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00亿元。我们一期项目主要是年产10万吨锰酸锂正极材料生产线,二期是年产10万至1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一期预计5月中旬建成交付、9月可投产,二期正在进行场平。广东嘉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汪秀生介绍。

与此同时,为推进项目建设,铜仁汇聚政金企各方力量,搭建更加稳定、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合作平台。

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铜仁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474.36亿元,同比增长16.02%,金融生态环境良好。本次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促成了83个项目、110.45亿元成功签约。

接下来,铜仁将继续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三年攻坚行动,以部门和区县为单元双线联动,围绕四新”“四化等重点领域谋划项目3500个、总投资6800亿元以上。

黔西南州

实施“产业强州”战略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紧紧围绕产业强州、文教兴州、和谐稳州发展战略、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项目谋划建设的重点,高标准推进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增强内生动力,切实大抓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州共谋划实施州级重大项目544个,年度投资目标746.9亿元。

324日,在位于义龙新区郑屯镇前锋村的贵州必晟矿业有限公司,随着点火球被按下,该公司4×33000千伏安年产25万吨锰系合金矿热炉项目正式投产。

这既是贵州聚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固鑫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着力谋划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打造产业集群的关键一环,也是黔西南州依托电价优势,加快形成以钢铁、铁合金、耐材为主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其中一步。

拥有电价优势,企业就拥有了竞争力。依托电价优势,鑫茂年产14万吨锂离子正负极材料回收再利用制造基地项目、贵州新创硅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全产业链项目、贵州东岛新能源年产15万吨高端动力电池材料项目等新型材料项目纷纷落地黔西南……

在黔西南州新材料产业园,已聚集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黔西南州着力落实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一核两区布局,预计十四五末,将形成年产80万吨正负极材料规模,产值700亿元以上。

深挖投资政策富矿,黔西南州全力上争、外引、内聚,积极融入发展新赛道,专班化、园区化推动项目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按照风光水火储一体推进、煤电网产园配套建设的思路,推动煤电网产一体化发展。以兴仁登高50万吨电解铝项目为引领的煤电网铝+”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完善,形成上游煤炭、电厂、氧化铝、阳极碳素,中游电解铝,下游电池铝箔、汽车轮毂、高低压电缆等高附加值铝加工全产业链条集群。

产业强州战略的带动下,黔西南州新型工业化发展风生水起的同时,康养胜地建设也紧锣密鼓。

330日,以多彩山居·醉美心宿为主题的贵州民宿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兴义万峰林举行,省内外知名民宿企业代表齐聚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共话文旅未来,共商民宿发展。

据了解,义龙新区云屯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丰富完善15类康养业态,总投资约3.19亿元,建设有接待服务中心、温泉疗养中心、体育公园、拓展健身、旅游景点等设施及景观。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约2.33亿元,工程进度约73%

兴义市纳具和园康养小镇坐落在万峰林怀抱之中,总投资约8.5亿元,分三期建设,以健康为小镇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生态环境较好的特色小镇,成为康养人群聚集的理想地。一期项目于20215月建成投用,二期和三期主要完善运动康养设施,进一步布局康养业态。

此外,依托中国四季康养之都的品牌和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黔西南州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要素发力做强旅游产业,兴义湿地公园、马岭河峡谷、贵州醇景区等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一批康养旅游目的地正在黔西南形成。

黔南州

重大项目争先落地

近年来,黔南州紧抓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材料产业风口期,立足亚洲磷都和完善的磷化工产业优势,以新型工业化为统领,抢滩新能源材料产业布局,以现代化工为首位产业,以磷及磷化工、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打造福泉瓮安千亿级磷化工产业园区。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黔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产业投资分别完成54.44亿元、71.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79%27.13%。今年16日,黔南州在全省率先举行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21日,再推动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两轮集中开工涉及重大项目149个,总投资642.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3.1亿元。

目前,黔南高新区获批国家绿色工业园区、成为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

为了帮助企业快速扎下根、助力千亿级产业园区发展起来,福泉市创新项目服务制度、深入优化驻企特派员制度、建立滞后工作派工单制度等三项制度,从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生活服务等方面提供优质快速服务,有效推动园区项目落地投产。

为了抢抓风口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黔南州成立了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印发《黔南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服务专班的工作方案》,举全州之力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数据显示,今年开工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16个,总投资167亿元。

随着黔南高新区里裕能、盛屯等新能源材料行业龙头企业陆续进入,瓮福、川恒、川东、越都等磷及磷化工企业生产稳步提质升级,星河环保、瓮福化工科技、正霸新材料、泰福石膏等节能环保企业生产创新不断,一个上游聚焦释放和扩大磷酸、工业磷酸一铵、硫酸等基础磷化工产品产能,下游布局动力电芯制造、电池产品及电池回收、三元前驱体等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千亿级磷化工产业园区正火热建设。

项目争相落地,得益于下好 先手棋创新举措推进产业大招商。

32日,黔南州召开以商寻商招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充分依靠企业和企业家力量推动发展,推行以商寻商、以商招商,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提升发展能级。

324日,黔南4支招商工作队授旗出征,奔赴北上广等地找资源、拉投资。

龙里县组建专业化招商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管理;福泉市搭建企业家沙龙平台,每月定期组织企业家座谈交流,互相沟通产业上下游的客户信息及资源,为项目招引提供参考……黔南州各县市纷纷拿出真招实招,加强招商引资,扩大有效投资。

接下来,黔南州将通过强化重大项目牵引作用、发挥产业投资主引擎作用、强化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提升社会投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支撑稳投资,围绕现有企业和项目,推进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促进企业间耦合共生,实现绿色发展。

贵安新区

推进“东数西算”工程落地

在贵安新区,处处可见与数字经济、算力产业相关的独特建筑风景

落地贵安的华为云成为贵州首家百亿级大数据企业;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一年时间落户企业400余家;网易贵安数据中心项目一期于今年2月开工建设,今后网易最核心的业务数据、最贴近用户的数据将迁移到贵安新区进行处理和计算……看不见、摸不着的算力,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正成为贵安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此外,在贵安沃土上,由算力运营调度中心主算力基地组成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主枢纽中心,将成为贵州枢纽节点“1+8+N”体系的核心,具备通算、智算、超算复合计算能力,面向全国提供算力保障。

331日,走进贵安新区龙山工业园,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主算力基地(以下简称:主算力基地),机房内的服务器已安装完毕,多名工人忙碌作业,正进行调试收尾工作。机房旁,主算力基地的展厅正紧锣密鼓施工装修。

自去年9月项目启动建设以来,一直抢抓工期赶进度,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班,实施一线办公,严把工程质量关、安全关,现在智算部分设备已进场安装调试。贵安新区大数据科创城产业集群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琨介绍,建筑面积约1.69万平方米的主算力基地,将开展包括通算、智算、超算三大类型的西算工作,以国产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安全稳定为导向,建设总算力达274P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贵安新区已建成投用7个超大型数据中心,上电服务器30万台,在建和已签约的数据中心还有12个。

在今年贵州省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美的云项目、网易贵安数据中心等一批落地贵安新区的重大项目开工。开工仪式上,网易CEO丁磊表示,将让数据从东到西、由西向东,都能跑起来,争取把网易贵安数据中心打造成为东数西算的国家级示范项目。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伸手拥抱贵安机遇,创造新增长点。去年以来,苏商集团、江苏满运软件科技等一批项目密集落地;借助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的底座支撑力,华为云迅速成长为贵州首家百亿级大数据企业;2022年,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87.6%……

乘着发展的快车,推动东数西算工程建设,贵安新区的举措更加务实具体。下一步,贵安将聚焦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五大体系建设,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围绕数据中心打造产业链、做大做强数据中心集群等方面全力推动,让数据存起来”“跑起来”“用起来

 


热线:010-52877375/76 版权所有:《金融周刊》 豫ICP备2023007820号-1
版权所有©2014-2015 www.365t.org 郑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