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去非洲!”9月10日,41岁的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林西村村民陈海燕告别亲友,从上海飞往埃塞俄比亚。价值700多万元的设备已从国内发送,她的床垫厂计划下个月投产。
踏上陌生大陆,陈海燕心中尽管有些忐忑,但也底气十足——在埃塞俄比亚,有一群创业成功的老乡:老支书蔡云松创办的编织袋厂已运营4年,村民潘磊、方裕兵先后创办床盖厂、牛仔裤厂,方陈祥、方磊父子则分别经营着拖鞋厂、饮料厂……
林西村是江苏首个华侨村,陈海燕是村里的第621名“出海者”。自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村民“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10年间,全村3500多名村民中,海外经商就业者由200多人增至600多人,前往的国家和地区由20多个增至40多个,超八成“出海”村民集中在俄罗斯、罗马尼亚、南非、智利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
漂洋过海,叩石垦壤,耕耘收获,赓续前行……这个江苏村庄的发展轨迹因“一带一路”而跃迁,又为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写下生动注脚。
“经商跟着国家走就对了”
驶入海门区,行至丹东线,若不留意路灯标牌上写的“江苏首个华侨村欢迎您”,很容易与林西村擦肩而过。
林西村其貌不扬,名气却大。村党总支书记黄敏杰说,村子距全国最大的家纺市场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仅1公里,最初村民走出国门时,带的就是一包包家纺产品。
每位“创一代”的经历都堪称传奇。1993年4月,村民郁建祥在电视里看到苏联解体后当地生活物资短缺,立即带上20包床品,坐了一个星期火车,从北京赶到莫斯科。货物果然抢手,可惜郁建祥缺少经验,先交了货却没等来钱。无奈之下,他变卖自己的手表、金戒指,才凑够钱买返程火车票。
首次“出海”空手而归,但郁建祥“捕获”了重要商机——俄罗斯有着巨大市场空间。没多久,他向亲友凑钱,再赴莫斯科。这一次,他先找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摸清情况后,创办俄罗斯奥珍床品有限公司,首年销售额就突破1000万元人民币。在俄罗斯刚站稳脚跟,又打听到罗马尼亚对中国很友好,他带上40包床品去试销,再拓一片“新蓝海”。
郁建祥“吃螃蟹”成功,迅速在林西村产生连锁反应。村民们纷纷前往罗马尼亚,亲带亲、户帮户,只用十多年,就形成100多人的跨国经营团队。“三餐不定,起早贪黑,顾不上苦,时间就是金钱。”郁建祥的儿子郁金春随父亲在外打拼,至今记得当年接待乡亲们的场景——狭小仓库里摊满地铺,又闷又挤,但“一大群人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
林西村党群服务中心挂着一张世界地图,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红点,每一个红点,都代表有林西村村民在那里创业、生活。“去别人不去的地方,赚别人不赚的钱。”黄敏杰告诉记者,林西人能吃苦、爱抱团,但并不扎堆。随着罗马尼亚市场渐渐饱和,大家又分散到周边匈牙利、波兰等地,更远的,到了南非、智利等国家。
“行商看大势,跟着国家走就对了!”林西村老支书蔡云松此前在罗马尼亚经商近20年,2018年埃塞俄比亚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后,年逾花甲的他毅然飞赴埃塞俄比亚“二次创业”。如今,他的编织袋厂用工超300人,日产编织袋10万只。今年8月,埃塞俄比亚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大家对这片市场更加看好,又有很多人闻讯过去建厂。
走向世界的林西人,将中国制造带到天涯海角。马达加斯加零售商雷佩拉已经习惯,不时到位于首都塔那那利佛中国城的帅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看有没有新到货的床品。在这个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的岛国,林西村村民秦赛帅70多平方米的店铺已经开了8年,“当地人很喜欢中国床品,最爱花卉、蝴蝶等色彩鲜艳的动植物花纹。”雷佩拉说。
乘势“一带一路”,林西村“走出去”步伐更加轻快。截至今年6月,我国已经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林西人足迹也遍布全球五大洲,在世界各地开办企业180多家,业务拓展到零售、物流、建筑、服装等众多领域。黄敏杰说,“每一份合作协议,都蕴藏着巨大商机。”
“我们能成功是因为背靠祖国”
出国打拼23年,久经商海的方陈祥不久前将微信名改为“青胜于蓝”——儿子方磊和他一起赴埃塞俄比亚创业,打造的饮料品牌MAX已走进该国超80%的商店。
85后方磊毕业于南京审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曾在国内某银行工作,后来考上公务员。2015年,方陈祥从罗马尼亚转战埃塞俄比亚,方磊决定辞去公职,和父亲一起掘金“非洲屋脊”。
埃塞俄比亚人口过亿,发展潜力巨大,但当下较为贫困。父子俩为做什么项目举棋不定。卖家纺?这里大多数人买不起。方磊想起“到非洲卖鞋的故事”,一打听,真有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建鞋厂,但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父子俩抓住商机,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在东方工业园附近建厂,生产本地人喜欢穿、买得起的塑料拖鞋。工厂每天产鞋近5万双,销售商的卡车在门外排队等待拉货。
“当地缺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2021年,方磊发现,国际大牌碳酸饮料在埃塞尔比亚产品迭代缓慢、种类单一,便引进国内食品调配技术,针对当地年轻人喜好开发青苹果、橙子、葡萄等口味碳酸饮料。首批产品去年年初下线,至今累计销售近亿罐。方家父子并肩创业,每年纳税200余万元人民币,解决就业700余人,培养的70余名技术人才、管理骨干月收入约为当地平均工资水平5至10倍。
互通有无、合作共赢,大道越走越宽。2017年,在赞比亚创业的林西村村民郁金发现,当地医院普遍缺少采血管。他决定“由贸转工”,果断投入多年积蓄建设医疗器材厂,按国内技术标准建立十万级无菌车间。如今,仅有200名员工的医疗器材厂,年销售额达2亿元人民币,产品不仅供给本地,还销往莫桑比克、马拉维、坦桑尼亚等多个国家。
创业难,海外创业更难。林西村村民、塞尔维亚南通商会会长秦金生深有感触,“我们能够成功,是因为背靠强大祖国。”科索沃战争爆发时,秦金生就在贝尔格莱德,亲眼见到炸弹在身边爆炸,是中国大使馆派来6辆大巴,将他和其他侨胞撤离。秦金生告诉记者,战争一结束他就重返塞尔维亚,当时,那个百废待兴的国家已很少能见到外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特别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访问塞尔维亚后,塞尔维亚成为第一个对中国免签的欧洲国家,大批中国企业、中国设备、中国工人来到塞尔维亚,带去蓬勃活力和大量机遇。如今,在当地的同胞已达数万人。
“向外走得越远,越能深切感受根在中国。”黄敏杰告诉记者,创业成功后,一批林西人投身社会活动,郁飞成为智利中国和平促统会副会长,宣亚标任赞比亚华侨华人总会副会长,郁建华、郁平、秦平等也组建商会,团结海外同胞,助力当地建设,服务祖国发展。
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在圣地亚哥火车站前与郁飞相识时,智利人阿隆索还是个不到20岁、沿街叫卖的小贩。如今,他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商人。
“是郁飞改变了我的人生。”阿隆索常对家人说。出海创业,很多林西人苦恼于摸不清市场偏好。初到智利、完全不懂西班牙语的郁飞却快速打开了局面。他与阿隆索等离客户最近的小贩建立起友谊,还邀请他们来到中国,“借”他们的眼光采购货物。阿隆索紧跟郁飞,总能拿到质优价廉的中国货源,很快开起了自己的超市。多年亲密合作,他和郁飞也从生意伙伴变成铁杆朋友。
“最懂智利的肯定是智利人。”依靠大量当地朋友,只身来到南美洲的郁飞已建立拥有11个国际办事处,覆盖智利、墨西哥、秘鲁、厄瓜多尔等多个国家的零售网络,年营业额超10亿元人民币,成为智利江苏商会会长。受他帮助、影响到南美洲发展的林西村村民就有近百人。
2016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智利,在当地接见华侨华人代表时,和蔼地嘱咐大家,要遵守当地法规,融入当地社会,不要光考虑经济利益,要实现双赢。“这些嘱托我时刻铭记在心。”郁飞在海外聘用的当地员工有400多人,他提供资金鼓励有能力的员工单干,变雇佣关系为合作关系,既延伸公司销售网络,也带动当地人致富。
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去年9月,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市兹韦兹达拉区与南通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约定在经贸、旅游、教育、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携手打造中塞友城全面交往新样板。为这场签约牵线的,是秦金生。“我和兹韦兹达拉区区长、议会议长关系较好,提起缔结友城,他们都很感兴趣。”秦金生说,他将情况向南通市委统战部、市外办、市侨办等部门反映,很快得到积极回应。
秦金生的影响力来自良好声望。塞尔维亚是中东难民前往欧盟国家的通道之一,看到一批批难民背井离乡,他心中不忍,经常在难民经过的道路两旁放上水、食物、衣服和毛毯,受到广泛赞扬。2016年,时任总统尼科利奇特意将秦金生请到总统府,用家宴款待这位热情而善良的中国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每一个走向海外的林西人,都是一张“中国名片”。采访中,记者听到很多温暖故事:郭建聪将两间房子改造成起居室,专门接待来自伊拉克、阿联酋等国家的朋友;方陈祥当场退回乌克兰客户错付的2300美元,两人从此成为莫逆之交……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林西村民走向世界的原点,正成为“国际创客”逐梦的起点。在叠石桥跨境电商TikTok直播电商基地,来自阿富汗、印度、也门等国的10多名年轻人正在“孵化”,接受网络直播和跨境电商业务培训。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的乌克兰姑娘厉芷岚留学一毕业,就创办南通舞可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既当老板也做主播。她说,要通过跨境电商,把“第二故乡”的家纺卖到家乡。
走到再远的远方,最难割舍还是家乡。和村里很多“创一代”一样,在罗马尼亚、匈牙利、坦桑尼亚等国辗转数十年的郁建元和老伴选择叶落归根,回林西村养鱼种菜,怡然自得。小辈们都在国外打拼,他拆掉老宅,自己设计建起一座别墅,拱顶造型显得很“洋气”。门楣上,醒目写着四个大字——全球如意。“过去的风俗是写‘四方如意’。”郁建元指着墙上的全家福告诉记者,“我家十口人,分散在全球三大洲4个国家,可不得期盼全球如意么?”